爵誉村位于江西省泰和县螺溪镇,地处赣中吉泰盆地,原称“龙源”,周氏和康氏两族在唐末迁居此地,其中南唐金陵监察御使周矩到此地后,创建槎滩陂,是古代江西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灌溉效益,称为“江南都江堰”、“千年不败的水利工程”。宋朝时,周氏出了“一门四进士”:周倚、周伦、周僭三兄弟及侄周庆章。后又有周中和登了进士,被仁宗赐名周中复。同时,康氏出了一位大将军康友政,被赐名为康航川。一村中出了这么多文臣武将,被皇帝誉为“爵崇誉隆”,后村名遂演变为“爵誉”。历代中进士者共有42人之多。
爵誉村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些名胜古迹到处可见,古建筑错落有致,规模宏大,飞檐翘角,具有江南建筑的风格。曾有大小宗祠近五十座、庙宇二十多座,现存周氏宗祠(久大堂)、康氏宗祠(孝德堂)、宝诰堂、佥宪坊、成德堂、国师大夫等二十多座宗祠和庙宇,古祠堂前雀巢宫雄伟高大,祠堂内雕梁画栋。另外还有大量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古巷道有5条,总长约500米,汉白玉石鼓一对,雕刻精美,麒麟栩栩如生,一副旗杆石和72块古石碑、古堂牌都保存完整,明朝成化年间圣旨一张,现保存完好。其中周矩墓2013年与周矩所创筑的槎滩陂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泰和县爵誉村号称“千年爵誉”,凭借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列为为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爵誉村位于泰和县螺溪镇,距县城约30公里,是宋朝朝廷赐名,自唐代开基已越一千多年,该村现有周、康、张、肖、胡等9个姓氏近500户2300居民。村前武山巍峨,沃野千顷,槎滩陂水由南而北缓缓流去,村后紧靠牛吼江,江水清澈,四季常流。
牛吼江从秋岭肖氏屋后潺潺流过,江水碧绿,江边种满古樟、古柏、古枫,500—1000年的古樟、古柏48棵,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堤下有一座双层拱桥,时而白鹭翩飞。由于岁月的变迁,牛吼河边长条石结构的防洪堤4000米,至今大部分都已破坏。
爵誉村有着悠远的历史,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村的武术队、舞狮队等民间文化艺术在吉安市久负盛名。“大杀四门”刀法是康家祖传的刀法,此刀法一共有42套,据说是乾隆年间从大内传出,经由南洋再传到爵誉村,’大杀四门”刀法就是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可攻可守。相传在民国时期康氏先辈以此刀法参加全省武术大赛曾获冠军。1962年村民参加吉安地区武术比赛获冠军。爵誉村每家都有自己独门的武术套路,武术套路包括“铁拳步”、“大杀四门”、“棍术”、“五百钱”、“罗岳拳”、“罗游拳”、“凳法”等。自古以来,爵誉村习武之风代代相传,家家习武,以武健身,以武会友。解放前,习武的人颇多,高手如云,据不完全统计全村老少80%以上的人都习武,散打格斗、舞刀弄棒,样样精通。现如今组成了民间武术队,组织村民开展舞狮灯、武术表演等一些民间文艺活动,在闲暇时间大家会一起切磋武艺,以武为乐,传承武术技艺。
爵誉村畴平水绿,古樟柏、绿丹桂点缀村前屋后,有的参天、有的如盖,似一副江南田园山水画。村中主巷道全以青石板铺面,小路以鹅卵石路相连。该村不仅村组都通了水泥路,还每天开通了往返县城的班车。但村庄在安全供水、生活垃圾等方面还有待改善。
1-1村落位置图
1-2村落风貌图
村落传统建筑
拍摄对象: 康氏宗祠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拍摄对象: 务信学校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村落选址和格局
拍摄对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槎滩陂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拍摄对象: 村后牛吼江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拍摄对象: 古樟树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拍摄对象:爵誉明弘治元年住宅位置族谱绘图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3-2村落四境图
拍摄对象: 1995年爵誉四境图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拍摄对象:原爵誉农田灌溉水圳图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拍摄对象:棍、大杀四门南洋刀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4-2民间武术传承人
拍摄对象:民间武术传承人康德九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
5-1村落排水塘
拍摄对象:村落排水塘 拍摄时间:201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