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和县图书馆特色库!

西昌八景之高城遗雉

日期:2022.08.12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题名】西昌八景之高城遗雉

【作者】 佚名

【摘要】 【庐陵印象六十五】——泰和白口城遗址 2020-07-10 18:59欧阳跃亲/文图一座城池的遗址能被志书载为景观,可想而知当初它是怎样的辉煌和重要。泰和的白口城遗址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明代它被列为“西昌八景”之一的“高城 遗雉”。由此,我联想到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即使被荡涤成了残垣断壁,但它现存的凄美和暗藏的文明密码却依然让人们趋之若鹜。泰和,古称西昌,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更名为泰和,属吉州(后称庐陵郡)。地处水陆要冲,春秋、战国时期历属吴、越、楚。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升迁为郡置西昌县,历来就是江西政治文化中心之一。据唐乾元版《泰和县志》记载,庐陵县治由西昌故城迁至白下城(即如今的泰和县城),西昌故城就在县西三里,而白口古城恰好在县西,两者位置完全吻合。此外,白口城始筑于西汉初年,沿用至东晋末年前后,这也与古庐陵县的创建至升庐陵郡后外迁和西昌县的初建年代基本相符,另清光绪版《泰和县志》中也记载“西昌为郡治耳”这一史实。虽然

【正文】

【庐陵印象六十五】——泰和白口城遗址 


欧阳跃亲/文图

一座城池的遗址能被志书载为景观,可想而知当初它是怎样的辉煌和重要。泰和的白口城遗址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明代它被列为“西昌八景”之一的“高城 遗雉”。

由此,我联想到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即使被荡涤成了残垣断壁,但它现存的凄美和暗藏的文明密码却依然让人们趋之若鹜。

泰和,古称西昌,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更名为泰和,属吉州(后称庐陵郡)。地处水陆要冲,春秋、战国时期历属吴、越、楚。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升迁为郡置西昌县,历来就是江西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据唐乾元版《泰和县志》记载,庐陵县治由西昌故城迁至白下城(即如今的泰和县城),西昌故城就在县西三里,而白口古城恰好在县西,两者位置完全吻合。此外,白口城始筑于西汉初年,沿用至东晋末年前后,这也与古庐陵县的创建至升庐陵郡后外迁和西昌县的初建年代基本相符,另清光绪版《泰和县志》中也记载“西昌为郡治耳”这一史实。

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定论,但一切的线索考证,白口城就是江西省西汉十八县的庐陵县县治,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

关于白口城的起源,《南史》和光绪四年编的《泰和县志》有这样的记载:白口城始建于汉代(距今约两千年),南朝陈埧先(后为陈武帝)监始兴郡(在今广东省)时,与高洲刺史李迁仕打仗,命守将与杜僧明与西昌县(即今泰和县)令周文育在古汉城基础上又加修筑。与此同时,李迁仕也在赣江下游约2000米的岸上(今塘洲镇下睦村)筑古城以对,重兵把守。

而这伟大的发现,源于2001年当地的一条公路修建,才使得这一我省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汉代土城重见天日,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可见一斑。1984年,白口城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2002年、2004年两次挖掘,掩埋在黄土下约2000年的白口城慢慢被撩开神秘面纱的一角。

从勘探结果来看,白口城遗址面积达23万平方米,平面呈倒梯形,分为内外城,其外部城墙大部分保存完好。城墙为土筑,高度因地势的南高北低而相反,从而使城墙总高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城址所在地的地势南高北低,因此其南城墙高4.5米,东城墙高10.2米,北城墙高20.5米。城墙顶宽2~3米,基宽20~28米。其中数北城墙最高,墙基最宽。

白口城外曾有护城河环绕,从南城墙及南侧断面可知,南侧护城河宽16.5米、深1.5米,东西两侧有30米宽,护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赣江。

考古研究者除了对白口城面貌的还原,在对城址的发掘中,专家们还发现了700多件出土文物,其中有多种陶片、花纹砖、陶鼎,还发现了不少大型建筑材料,如长达40多公分的板瓦、筒瓦和一批保存完好的圆形瓦当。此外还出土了青铜箭镞、铸铁窑炉以及大量铁渣、铜渣、铜饰件和陶纺轮、陶网坠。此外,在白口城遗址的南面和西面还发现了“天子堆”、皇帝地等西汉古墓群。

然而,白口城作为县治的历史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据《泰和县志》记载,唐高宗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县治迁到了南平洲;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县治迁到安丰地区;唐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县治又移至如今的泰和县城。县治的数次迁移使得白口城昔日里一方政治中心的地位不再,繁华的白口城也在时光轮转中渐渐没落,最终掩于黄土之下。

寻根问踪方能找回文化的根脉,白口城的探索就是我们庐陵人共同寻找的家。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