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委县苏正式成立旧址
三十都暴动受到挫折后,革命斗争又很快恢复发展。1929年8月,仙槎地区形成红色割据,成立了泰和县委,次年初成立了县苏维埃临时政府。1930年6月22日,中共赣西南特委组织几个县的赤卫军两三千人,从印霞江渡过赣江,经沿溪渡围攻县城。驻城内的商团和仙槎、冠朝保卫团闭城顽抗。攻城部队将县城团团包围,用几百副云梯登城,敌人用棉被浸煤油焚烧云梯。连续攻打几晚,均未奏效。赤卫军为避免内外夹击,撤回河东。
7月23日晚,红二十军和县游击队渡过赣江,24日8时许,在沿溪山东村将朱国璋保卫团歼灭过半,朱国璋伪装伙伕混入残部逃到县城。红军乘胜追击,县长陈水如率残部逃往马家洲。红军一枪未发,从北门入城,城内工人市民夹道欢迎。25日,泰和县委、县苏维埃临时政府由河东搬入县城北门天主教堂办公。随即召开了全县第一次党代会和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辖6个区,在全县开展了土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