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梁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工程应用
-
描述:综述了深梁理论、截面剪切修正系数计算理论、深梁线性与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深梁材料非线性分析、深梁振动理论、深梁稳定理论、箱梁结构分析中弯曲、剪力滞、畸变分析时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计算理论、钢腹板桥梁考虑剪切变形的研究成果、弹性地基深梁、深梁理论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等.提出了杆系结构的静力、振动和稳定分析方法都可用Timoshenko深梁理论进行重建和重写.
-
电网设备远程腐蚀监测仪研制
-
描述:为了对输电线路杆塔腐蚀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基于电偶腐蚀电化学原理,研制了腐蚀监测用传感器,配合采用基于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模块研制成大气腐蚀监测仪。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多通道、自动选择量程、远程监测、无线传输等功能。在输电线路环境下测试结果显示,监测的电偶腐蚀电流的变化与环境湿度有较好的一致性,该设备为大气腐蚀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和低成本的监测方法。
-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的桥梁作用
-
描述:分析了案例教学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认为案例教学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中教学目标实践取向、教育情景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实践转化、教学效果实践迁移等作用机制,可以较好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裂口、保障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的质量,培养单位应加强教育硕士案例库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
基于损伤特征向量谱的桩板式挡土墙损伤预警
-
描述:对结构动力系统响应信号间的虚拟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小波包频带能量谱,引入剩余频带的概念,创建特征频带向量谱,并在特征频带向量谱的基础上构建损伤特征向量谱。当损伤特征向量谱为零向量时,挡土墙不存在损伤;当损伤特征向量谱为非零向量时,挡土墙存在损伤。为了量化挡土墙的损伤状态,提出2个损伤预警指标:能量比均方差DIS和能量比变异系数CⅣ。对某桩板式挡土墙进行锤击振动试验,通过损伤预警指标对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挡土墙进行损伤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DIS=0,CⅣ=0时,挡土墙不存在损伤;随着DIS和CⅣ的增大,挡土墙的损伤程度增大。因此,预警指标DIS和CⅣ不但可诊断挡土墙是否存在损伤,而且可识别挡土墙的损伤程度,可用于挡土墙结构的损伤预警。
-
基于Winkler地基Timoshenko梁理论的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节点荷载分配分析
-
描述:考虑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截面剪切变形影响,利用Winkler地基Timoshenko梁无限长梁在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下的变形和内力关系,推导了带悬挑的半无限长梁的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下的悬挑系数计算公式。当条形基础抗剪刚度趋于无穷大时可退化成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Euler梁理论结果,因此该文公式是一种通用公式。剪切变形对集中力的悬挑系数影响大、对集中力偶的悬挑系数影响小。对于节点较密、截面尺寸较大、对变形敏感的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应该考虑截面的剪切变形影响。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可同时考虑截面剪切变形和节点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的带悬挑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的节点荷载分配的统一公式。算例结果显示:虽然节点处作用的集中力偶较小,但其可以改变竖向荷载在节点x、y两方向上的分配,力偶数值越大,影响越明显。考虑条形基础截面剪切变形影响后,计算的节点荷载分配更均匀。
-
不同产地银杏叶多糖组成及单糖含量分析
-
描述:目的:建立分析不同产地银杏叶多糖中单糖组分变化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column(200mm×4.6mm,5μm),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ELSD漂移管温度80℃,雾化气体压力40psi,喷雾器温度36℃,载气流速1.30mL/min,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其单糖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银杏叶多糖由鼠李糖、果糖、阿拉伯糖、甘露醇、葡萄糖以及半乳糖组成;不同产地银杏叶多糖水解以后单糖总量含量差异较大,单糖总量最高为山东泰安产银杏叶(32.724mg/g),最低为四川南台产银杏叶(20.907mg/g),6个单糖中葡萄糖和阿拉伯糖含量偏高,分别为8.37和8.05mg/g,果糖含量最低(0.746mg/g)。基于糖类成分考虑,银杏叶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测定银杏叶多糖组成成分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行。
-
误诊为耳后脓肿的先天性第一鳃裂瘘管1例
-
描述:先天性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详细的专科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手术完整切除可避免其复发,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2019年10月15日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耳后脓肿的先天性第一鳃裂瘘管的患者,外瘘口位于耳后与乳突之间,内瘘口位于外耳道口,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鳃裂囊肿,随访未见复发。
-
纯相CaAl4O7∶Tb3+(Sm3+)的自蔓延燃烧合成及光致发光特性
-
描述:用自蔓延燃烧合成(SPCS)技术制备CaAl4O7∶Tb3+和CaAl4O7∶Sm3+两种荧光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 DRS)等方法考察两种荧光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光吸收性质.结果表明:SPCS技术可显著降低合成温度;样品的结晶度较好,Tb3+和Sm3+掺杂后,未改变CaAl4O7的单斜晶系结构与空间群特征,但使晶格轻微畸变且使其吸收主峰和吸收带边红移;CaAl4O7∶Tb3+和CaAl4O7∶Sm3+分别发射特征绿光和粉红光,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呈较精细的结构特征.
-
天然植物替代饲用促生长抗生素的研究与展望
-
描述:饲用促生长抗生素(以下简称"抗生素")滥用引发的耐药性和生态破坏问题终将威胁人类健康,天然植物因其安全有效易得的优势成为了替代抗生素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近期的抗生素替代物评价方法体系,并阐述天然植物在直接抑菌作用和增强免疫机能的双重作用机制。天然植物中的多酚类、精油类、多糖类等活性成分是替抗的物质基础。从多数试验结果来看,植物提取物能够在替抗的前提下,对畜禽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形态、菌群结构或免疫功能有所改善。文章还讨论了天然植物替抗研究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设性意见。
-
反思与重构: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未来路向
-
描述: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经百余年,成就引人注目,其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支撑也愈加凸显。但是,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也日益显现出发展理论自主性不足、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以及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作用式微等问题。为此,我们应立足于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逻辑起点,以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为指导,在长期食洋不化的困惑中坚持自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创新中西文化相融通的自主型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路;在不可逆转的现实中以现代人的"三维特质"为标准,建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现代人培养逻辑;以面向未来的情怀塑造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的教育新形态。唯此,有望重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支撑国家现代化发展、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并深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现代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