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和县图书馆特色库!
电控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匹配标定
描述:【目的】用基于4RB2电控汽油机加装的顺序喷射天然气系统,对天然气系统进行匹配标定.【方法】通过大量试验来实现发动机天然气系统工作过程的优化,确定ECU的各种参数,在满足排放性前提条件下,确保其经济性和动力性.【结果】喷射压力为150kPa,点火提前角增加9°CA时获得最佳动力性.【结论】匹配标定后,发动机CNG时能耗略有降低,动力性达到汽油机的87%以上,标定结果满足要求.
KPI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描述: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主体,其教育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因此为高职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该文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进行分析,探讨KPI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以期能为其他高职学院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世界一流大学与城市的共生关系及启示
描述:城市是一流大学产生和生长的沃土,市场自发形成以及教会和政府主动创建的一流大学多依托于城市。一流大学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大树,她可以催生城市,丰富城市生态,提升城市魅力,引领城市走向世界,促使城市基业长青。社会捐赠、政府支持、理念创新和大学系统是少数一流大学能适当远离城市的奥秘。经济竞争、战争和大国兴衰引发的城市没落,极有可能葬送一流大学的辉煌。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抓住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构建"大学-政府-企业-社区"的互利共生机制。
教育逻辑和管理逻辑的背离与契合——兼论教育饱受诟病的缘由
描述:教育逻辑和管理逻辑是教育活动中的一对重要矛盾,二者各有其实践逻辑和合理性。教育活动、管理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在演化过程中的相互渗透和错综交织,使教育逻辑和管理逻辑,在此消彼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背离和契合。教育逻辑和管理逻辑在资源配置、目标、主体关系、情理关系、评价等方面的背离,导致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为人诟病的问题。这种背离,同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学校制度、教育行政体制、国家体制、社会文化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得以改变。处理教育逻辑和管理逻辑的关系,须坚持"一分为三"的方法论。当下,以教育目的和规律为导向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促进二者走向契合的关键因素。
教育共治的限度及其超越
描述:近年来,在教育民主化和社会共治理论的推动下,教育共治逐渐成为教育治理的普遍标准。教育共治在促进教育民主化和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共治是实现教育善治的完美手段。教育共治的普遍性是有限度的,内在限度表现为教育共治容易导致教育治理偏离教育目标、权责不清和决策与监督效率低下,外在限度表现为教育共治需以一定的公民素质和社会结构以及特定的社会制度系统为基础。超越教育共治的限度,要坚持“一分为三”的方法论,理解人的复杂性,注重教育共治的本土化改造,在政府“善政”引导下自发构建教育共治制度,逐步改善教育共治的条件。
技术变革下“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 ——新时代马克思核心教育思想再认识
描述:个人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核心,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数字时代,技术与教育深度赋能将对这一思想产生颠覆性影响。进入新时代,新一轮技术变革将新构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载体,削弱制约个人全面发展的旧式分工,催生服务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新兴产业,优化助力于个人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然而,技术变革有其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新时代社会矛盾、技术异化、职业转换、社会关系异化等诸多因素都在挑战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践逻辑,致使现代教育显得蹒跚跛行。立足时代新起点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趋势,未来教育也将在学科专业体系、教育组织形态、终身学习机制、教育治理模式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
试论服装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描述: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和人文环境对人的非智力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围绕非智力因素的内涵,结合服装职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建议: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参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搭建展示平台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企业实习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
描述:伴随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进而城市成大量的工程建设不断兴建起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通过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就针对我国某地区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意义
描述:1 MHD患者HCV流行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HCV)全球感染率约为3%,由此推算全球有1.7亿~2.0亿人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血液透析时频繁的血管穿刺和体外循环、输血及各种医源性因素等,成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并且感染者又成为了潜在的传染源.20世纪80年代输血及医源性因素是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主要原因,部分是由于输血后丙型肝炎高发生率,而HD患者频繁输血亦是重要因素.余为民等报道,1995年前平均每输血200ml,HCV感染的危险性增加1.75%,输血3000ml以上者,平均感染率达31.6%,并随输血量增加,感染的危险性也呈上升趋势\'(1)\'.20世级90年代以后,随着血液制品HCV筛查灵敏度提高及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在美国输血后HCV感染率从0.5%(每输1单位的血)下降至0.0001%,其他发达国家的报道相似[2].
氢处理对TC21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描述:利用XRD、OM和TEM研究两相钛合金TC21置氢前后以及除氢后的显微组织变化。研究发现:随着氢含量的增加,TC21合金中的β相逐渐增加,当氢含量达到0.319%(质量分数,下同)以上时,试样中出现面心立方的氢化物δ。氢化物主要是在高温置氢后冷却过程中通过扩散方式发生共析反应形成的。由于共析反应所造成的晶格畸变,除氢后发生了再结晶,晶粒组织更加细化。
上页 1 2 3 4 5 6 ... 16 17 1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