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变革下“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 ——新时代马克思核心教育思想再认识
-
描述:个人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核心,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数字时代,技术与教育深度赋能将对这一思想产生颠覆性影响。进入新时代,新一轮技术变革将新构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载体,削弱制约个人全面发展的旧式分工,催生服务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新兴产业,优化助力于个人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然而,技术变革有其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新时代社会矛盾、技术异化、职业转换、社会关系异化等诸多因素都在挑战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践逻辑,致使现代教育显得蹒跚跛行。立足时代新起点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趋势,未来教育也将在学科专业体系、教育组织形态、终身学习机制、教育治理模式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
-
第六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教育变革
-
描述:科技革命历经数次,其所驱动下的教育活动发生了制度化、民主化、实用化等积极变化。时至今日,科技革命正以第六次形态悄然渗透于人类生境,并将颠覆性影响人类生活。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当今教育却难免在人才培养结构与高水平科技人才需求、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步伐、教学方法与科教变革潮流、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价值观形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与未来教育发展、科教协同融合与科技发展趋势等方面遇到新的挑战。立足新的起点和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未来影响,着眼重塑国力、助力科技创新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未来教育也必将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教师身份和教育手段、教育评价和教育治理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
-
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制度困境及其变革逻辑
-
描述: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属于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核心专业素质能力,其与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息息相关;现阶段,应用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学术导向、学术考量倾向明显,缺乏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明确指向与规范举措,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掣肘。究其原因,以国家评价评估体系为主的外在制度环境诱发应用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异化,而内在"学术漂移"倾向引致应用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趋向学术本位。提升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存在着国家、地方、高校三个层面的制度变革逻辑,包括创设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外部制度环境,深化省级政府责任落实、扩大应用型高校教师管理自主权,调整和完善应用型高校现行教师管理制度。
-
技术变革下“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
-
描述:新一轮技术变革助推人类社会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三者有机融合,相较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它的发展速度更快、渗透范围更广。人类社会一方面迎来了仅用少量劳动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另一方面传统工作岗位被智能技术替代,大量劳动力成为与技术竞争中败下阵来的“淘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