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和县图书馆特色库!
浅谈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的重要性
描述:目的:探讨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手术患者,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结果:实验组患者们恢复周期短,其护理人员具备完备安全护理知识,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操作,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可以强化管理制度,进行专业上的分工和训练以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帮助患者们更快的恢复,提升患者们在医院治疗的信心,所以,对于医院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护理人文关怀在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描述: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4年1月~12月手术患者46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根据病种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和常规组,每组23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人文关怀组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统计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人文关怀组健康知识知晓率(82.48±3.89)比常规组健康知识知晓率(54.78±0.92)显著提高(<0.01),人文关怀组患者满意度(90.97±2.20)显著高于常规组(64.66±1.79,<0.01)。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可以在妇科手术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探析
描述: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单位之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目前临床上出现愈来愈多的医疗事故,通过增加护理安全知识的讲解来弥补目前护理教材中的不足.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46例临床分析
描述: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12月该院46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病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00 mL,平均所需时间156 min,平均术后恢复排气2.6 d,平均住院时间10.2 d,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吻合口出血2例。无切口感染、肠漏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平均VAS评分2.3分;1例患者发生排尿功能障碍,没有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随访3~27个月43例获得随访,3例失访,2例患者由于肿瘤广泛转移导致的全身器官功能衰竭,41例存活,生存率95.3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对排尿功能、性功能影响小,术后生存率高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循证护理对颅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探讨
描述: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颅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 以80例在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循证组与常规组,各40例。观察患者干预后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1个月循证组1例(2. 50%)患者发生下肢DVT,低于常规组[15. 00%(6/40);χ2=3. 914,P=0. 048]。两组干预后D-D、Fbg水平升高,循证组上升幅度较低(P <0. 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为95. 00%(38/40),高于常规组[80. 00%(32/40);χ2=4. 114,P=0. 043]。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颅脑手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误诊为耳后脓肿的先天性第一鳃裂瘘管1例
描述:先天性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详细的专科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手术完整切除可避免其复发,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2019年10月15日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耳后脓肿的先天性第一鳃裂瘘管的患者,外瘘口位于耳后与乳突之间,内瘘口位于外耳道口,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鳃裂囊肿,随访未见复发。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救治体会
描述:目的:探索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救治体会。方法总结2012年10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患者29例,对其运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行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69.23%,死亡率与残疾率分别为7.69%、23.0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0%,残疾率为12.50%。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保守治疗后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尽早进行去除坏死组织和骨瓣减压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治疗手段。
椎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二例并文献复习
描述:椎管内硬膜外蛛网膜囊肿是椎管内的少见疾病,非外伤性硬膜外蛛网膜囊肿多由先天性因素造成。囊肿扩大的原因包括囊壁内层细胞的主动分泌、蛛网膜下腔与囊肿之间的渗透压梯度、搏动性脑脊液动力和瓣膜机制。目前国内对于椎管内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报道很少,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现将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的2例椎管内硬膜外蛛网膜囊肿报道如下。患者1女,11岁,因"腰痛、右腿疼痛半年余"于2008
晚期甲状腺癌累及颈总动脉的挽救性手术
描述:目的:探讨累及颈总动脉的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我院耳鼻咽喉科2006-07-2009-08期间收治的4例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CT示颈总动脉包裹于肿瘤中。其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例,乳头状癌2例。3例行全甲状腺全喉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切除肿瘤及累及气管,保留全喉及切除气管段之气管膜部及软骨,永久性气管造瘘,颈胸部皮瓣转移修补上纵隔气管壁。术中1例颈总动脉破裂行修补术。术后2例乳头状癌及1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未作放、化疗,1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补充放、化疗。随访6个月~2年。结果:术后6个月,未放化疗的1例低分化癌患者脊柱转移,1年后仍生存,1年半后失访。其余3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局部明显复发或全身转移。结论: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累及颈总动脉时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其中喉、气管结构应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保存,缺损气管段的修复在这类病例应放在次要的地位。
改进手术仪器登记本在手术室仪器管理中的应用
描述:目的 探讨改进手术仪器使用登记本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保养带来的效果。方法改进仪器使用登记本,集仪器档案、操作指引、使用保养、故障维修记录于一本,悬挂于仪器适当处,为操作者对仪器的使用及保养起到明确的指引作用,使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使用改进后的仪器登记本后仪器得到正确使用与保养,保证了患者安全与手术质量,提高了工作满意度。结论 仪器使用登记本的改进规范了手术室仪器的管理,为手术仪器安全、有效使用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