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虚拟脉冲响应函数的挡土墙结构损伤诊断
-
描述:为了诊断挡墙结构的损伤,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及虚拟脉冲响应函数创建损伤特征向量谱、提出损伤识别指标。基于损伤特征向量谱和损伤指标,提出了一种用于挡墙结构的损伤诊断方法。为了验证该损伤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某桩板式挡墙进行了脉冲激励和环境激励下的振动测试,通过损伤特征向量谱和损伤指标诊断其损伤。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损伤特征向量谱可敏感判别挡墙损伤状态,通过损伤指标走势曲面图可有效诊断挡墙损伤位置,通过损伤指标与损伤程度间的定量关系可定量识别挡墙损伤程度。受激励影响,脉冲激励下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损伤指标稳定性相对较差,而环境激励下基于虚拟脉冲响应函数的损伤指标稳定性相对较强。
-
基于损伤特征向量谱的桩板式挡土墙损伤预警
-
描述:对结构动力系统响应信号间的虚拟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小波包频带能量谱,引入剩余频带的概念,创建特征频带向量谱,并在特征频带向量谱的基础上构建损伤特征向量谱。当损伤特征向量谱为零向量时,挡土墙不存在损伤;当损伤特征向量谱为非零向量时,挡土墙存在损伤。为了量化挡土墙的损伤状态,提出2个损伤预警指标:能量比均方差DIS和能量比变异系数CⅣ。对某桩板式挡土墙进行锤击振动试验,通过损伤预警指标对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挡土墙进行损伤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DIS=0,CⅣ=0时,挡土墙不存在损伤;随着DIS和CⅣ的增大,挡土墙的损伤程度增大。因此,预警指标DIS和CⅣ不但可诊断挡土墙是否存在损伤,而且可识别挡土墙的损伤程度,可用于挡土墙结构的损伤预警。
-
血栓弹力图在颅脑损伤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价值
-
描述: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参数及图形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DIC患者45例,行TEG检测。结果诊断DIC敏感度最高的是R时间(灵敏度93.69%),利用R时间该参数诊断DIC漏诊率最少;特异度最高的是K时间(特异度96.96%)和α角(特异度96.96%),使用K时间和a角此两参数诊断DIC的误诊率最少。应用低分子肝素后,参数明显改变,提示凝血状态具有明确改变。结论TEG可快捷准确的诊断颅脑损伤后DIC,在治疗上以明显直观的图形变化和参数改变指导血液制品输注,并检测、判断肝素的用量和效果。
-
补中益气丸对糖尿病大鼠NO、PGs、MAN1A1相关胃黏膜损伤的修复
-
描述:选用SD大鼠建立糖尿病胃黏膜损伤模型,动态观察补中益气丸对糖尿病大鼠NO、α-甘露糖苷酶(MAN1A1)、PGs和AMS的影响,探讨糖尿病状态下胃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补中益气丸的作用。通过比色法和ELISA法检测NO、MAN1A1、PGs和淀粉酶(AMS)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30%乙醇灌胃方法可制作出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补中益气丸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调节血清NO和胃黏膜前列腺素(PGs)含量,升高血清MAN1A1和AMS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糖尿病状态下胃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跟糖尿病状态下的NO、MAN1A1、PGs缺陷有关,补中益气丸对以上异常有显著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NO生成、升高MAN1A1活性,因而促进蛋白N-糖基化。
-
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24例临床分析
-
描述: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共4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24例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其中3例(12.50%)行开颅血肿清除术、5例(20.83%)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6例(66.67%)予保守治疗,均予胃肠减压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4例未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其中4例(16.67%)行开颅血肿清除术、6例(25%)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4例(58.33%)予保守治疗,均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0和20 d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P=0.008)、白蛋白(P=0.002)、前白蛋白(P=0.031)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后10 d相比,治疗后20 d血红蛋白(P=0.003)、白蛋白(P=0.000)、前白蛋白(P=0.005)水平均降低。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可以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有利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康复能力。
-
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实施个性化饮水计划的效果
-
描述:目的: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的个性化饮水计划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40例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别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个性化饮水计划,对照组采用常规饮水计划,分析两组患者的饮水计划依从性、膀胱康复效果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饮水计划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膀胱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饮水计划在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护理中的引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饮水计划依从性,也可以在改善膀胱功能康复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开放性骨折创面采用VSD治疗对hs-CRP,PCT及WBC水平的调节作用
-
描述: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创面采用VSD治疗对hs-CRP,PCT及WBC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研究对象开放性骨折创面(n=30),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15,采用传统局部换药治疗)与观察组(n=15,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炎性因子与WB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hs-CRP、PCT、W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采用VSD治疗开放性骨折创面,能获得较为良好的疗效,值得应用
-
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损伤模式与保障问题研究
-
描述: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的综合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首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武器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常见损伤机理和失效模式,分别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对装备保障态势感知、保障资源全资可视、保障决策与指控、维修保障作业等综合保障全过程各个重要环节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装备自身电磁防护措施,以及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提高装备综合保障效能的技术对策。
-
宽频带随机振动环境的疲劳强度强化机理
-
描述:全轴随机振动环境的疲劳强化机理问题是可靠性强化试验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该振动环境的宽带特性对疲劳失效的强化作用进行了讨论,首先研究影响随机应力疲劳强化效能的相关统计参数,然后分析随机应力的频谱带宽如何影响这些统计参数,最后得到频谱带宽对疲劳强化效能的影响,由此揭示全轴随机振动环境宽频带特性的疲劳强化机理.
-
多轴同步载荷的疲劳强化效能探讨
-
描述:针对可靠性强化试验的RS(repetitive shock)机全轴随机振动环境3个主要特性之一的多轴同步加载特性开展其疲劳强化机理研究。本文首先归纳了多轴疲劳频域分析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多轴振动激励同步加载比单轴振动激励依次加载更能有效激发疲劳失效,从而揭示RS机全轴随机振动环境多轴同步加载特性的疲劳强化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