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和县图书馆特色库!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下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态势研究与分析
描述:随着教育在智能环境下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颁布,"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也在持续推进,信息系统平台网站在教育行业的作用更加重要。然而,信息系统平台网站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落实具体的保护措施,将信息系统安全作为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等级保护,实现安全与便捷的合理平衡,保证等级保护工作得到持续进行,从而实现全面的网络安全。文章针对教育行业网络安全风险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结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深入探究风险的根源,提出了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网络安全架构解决方案,实现了具有可持续性的网络安全。
转型的忧思: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理念冲突
描述:明确、合理的教育理念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前提。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诸多教育理念层面的忧虑:偏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可能伤害学生的发展和高校的目标及其自治;定位于职业教育,学界争议较多,可能招致自由教育者和通识教育者反对,阻碍转型目标实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有模糊、雷同之嫌,又可能危害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教授应用知识并侧重应用研究,有可能违背大学创新和传播高深知识的使命,被研究型大学所钳制,进而侵犯学术自由。何以解忧?惟秉持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时刻关注人的发展,赋予转型高校更多自主权,激励转型高校主动变革,方为其转型之理念根本。
教育能带来满意的收入吗?——受教育程度影响收入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描述:教育作为打破社会分层固化、扭转收入分配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往往被居民视为迈入高收入阶层乃至得到满意收入的重要途径。基于CGSS(2011)微观调查数据,发现从总体上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增进个体的收入满意度,并且通过增加收入是教育影响收入满意度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工资分配机制更为灵活的非国有部门,受教育程度对于个体获取满意的收入非常重要。但是,在国有部门,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显示,在造成个体收入满意度差异的各因素中,教育的贡献率为6.22%,在非国有部门教育的贡献率达到11.02%,而在国有部门贡献率仅为2.87%。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如果要建立以人力资本为导向的更为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障碍特别是推进国有部门改革将是必要的政策手段。
提升社会信任——转型期高等教育作用变化的实证研究
描述: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信任机制的断裂加剧了社会危机,依托高等教育提升社会信任是构建和谐稳定、普遍信任社会的重要支撑保障。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本研究探讨了高等教育对居民的社会信任的影响,发现,总体上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居民的社会信任感。无论是对于成长在城市还是农村的居民,高等教育都显著增进了其社会信任感。但按样本分组年龄研究发现,接受高等教育对"60后"、"70后"居民社会信任感提高表现出显著影响,而对"80后"、"90后"高考扩招后接受高等教育的居民却不明显。这一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不仅对个体的经济效应有所下降,对其非经济效应如提升社会信任感等也在逐渐消减。
民族学校办学水平测度指标研究——基于民族教育现代化视角
描述:民族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其重要执行机构是专门挂牌的民族学校。因此,民族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尚未针对民族学校编制专门的办学水平测度指标,现有指标在编制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考虑民族学校服务于民族教育现代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特色要素。为此,在教育现代化理论、现行重要民族教育政策与学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针对民族学校编制了由“民族学校基础特征”“民族教育经费管理”“民族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民族学校对民族学生发展的贡献”“民族学校对民族文化发展的贡献”“民族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6项一级指标共43个观测点组成的办学水平测度指标,主要反映民族学校自身建设、师生发展等重要内容,并从实际操作角度设计了“与标准挂钩记分”等记分方式与总分评价区间。以此促进我国对民族学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测度,进一步提升其办学水平。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突出问题与战略破局
描述:2020年全面脱贫后,我国进入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要阶段。受历史、自然和经济发展环境影响,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仍面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不高、教师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衡、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较弱、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民族地区应依据综合现代化理论,构建东西"协同—跨越"的"虹桥"战略思维,探索前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四维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畅通职业教育发展渠道、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化解局部区域性教育发展难题等五大战略措施,从而加快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工程教育认证导向的发动机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描述:提升为解决发动机课程包括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构造和发动机拆装中存在的学生自学能力不强、课内外教学环节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对发动机构造和原理理解不深等问题,同时聚焦于"OBE"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构建了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包含"课程实验、实习实践、综合创新"的"三平台"发动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围绕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三个工程教育认证教学理念开展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将来发动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实践经验。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 2016
描述: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 2016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 2017 J
描述: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 2017 J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
描述: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
上页 1 2 3 ... 15 16 17 ... 18 19 2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