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WR模型的南京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及其边际价格作用研究
-
描述:研究目的:以南京市为例,探索城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及其边际作用空间变化性及各因素边际作用大小空间分布状况,为城市土地科学管理提供帮助。研究方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结果:(1)地铁站点、商业网点、水景观、绿地公园对住宅地均价的边际影响能力的空间变化性强,高等学校、医院等其他因素边际作用的空间变化性较弱;(2)容积率住宅地价边际增值能力高于其他因素,各因素在具体不同地块上边际作用能力高低不同。研究结论:GWR模型可以改进传统空间回归方法,可对城市地价影响因素边际价格作用空间变化性进行良好的估计;住宅土地价格对快速交通、商服条件及自然景观因素较为敏感,反映主城区人们对住宅便捷性及休憩性呈强偏好;容积率边际增值能力空间变化弱与土地的住宅性用途有关,但容积率始终是边际增值能力最高的因素;GIS良好的输出图像可视化技术能够指导相关部门调控具体地块的主要规划因素,促进城市土地科学管理。
-
强降雨条件下残积土坡优先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
描述:基于双重渗透介质模型,结合大孔隙优先流模拟试验,对比了非饱和渗流与非饱和优先流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了雨强、持时、大孔隙域渗透系数(Ksf)、两域交界面处水力传导系数(Ksa)、团粒中心至大孔隙边界距离(a)、大孔隙与整个土体体积之比(wf)等参数对优先流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双重渗透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能反映非饱和优先流特性。2)非饱和优先流作用下边坡浅层湿润锋深度明显更大但浅表层基质域含水率更小,且相同位置的基质域含水率明显大于大孔隙域含水率。3)非饱和优先流模型得到的基质域湿润锋深度大于非饱和渗透模型计算值,但含水率呈相反趋势。4)增大Ksf、a、wf或减少Ksa,使两域间水分交换加快,靠近坡面处基质域体积含水率越大,湿润锋深度越小。研究成果可丰富降雨型滑坡渗流理论并支撑灾害防治。
-
基于在线学习的学习行为分析与学习特征模型构建
-
描述:本文基于某区域级K12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行为数据,提出了几个学生学习特征的计算思路,以期计算出学生的学习特征画像,为自适应学习系统提供学生学习特征数据。
-
中国近海海上溢油一体化预测预警系统研究 ——系统介绍
-
描述:海上溢油污染会严重破坏近海海洋环境,还会直接危害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油需求年年增长,同时也加剧了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提升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和溢油预测预警技术是有必要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基于多个数据库和数值模型集成,研发了中国近海海上溢油一体化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为溢油应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新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
描述: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农业与现代化产业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本文依据现有理论,从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三个方面衡量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整理2000年~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新疆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疆金融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在短期内,新疆金融支持发展有所欠缺,促进效果不明显。最后,本文对新疆金融支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
基于主成分及DEA模型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研究
-
描述:基于某高校2014年全校学生考试成绩数据和教学评价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以人力资源、课程门数和教学工作量作为投入因素,以学生平均成绩、教师评价总成绩和科研成果得分为产出要素,从投入与产出二维角度对某高校教师的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师绩效的现实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出建议.
-
自润滑关节轴承磨损寿命模型
-
描述: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的计算和预测对于提高装备的运行安全性具有重大的意义。针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磨损寿命计算和预测的需求,从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磨损机理出发,依据材料摩擦磨损理论,采用组合磨损计算方法分别建立了自润滑推力关节轴承和向心关节轴承的磨损寿命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的磨损机理、结构特点、工作特性以及零部件功能要求等因素,特别是将结构参数和功能要求显式地在模型中表示,可直接反映结构变化和功能要求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磨损寿命的影响。计算实例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目前使用的自润滑关节轴承经验计算公式,本文模型计算结果准确,理论依据更充分,对于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特种自润滑关节轴承适用性更好。
-
超高斯随机振动疲劳加速试验模型研究
-
描述:通过理论分析,针对超高斯随机振动激励建立了相应的振动疲劳加速试验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中未知参数的具体求解方法,并通过实际试验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十分便于进行振动疲劳加速试验的定量设计,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可用于评估随机振动环境下工程结构的疲劳寿命与可靠性。
-
基于“三生”空间的珠江口湾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与多时相模拟
-
描述:本文以珠江口湾区为研究区域,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分析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并结合Markov模型与FLUS模型对2020年、2030年、2040年的"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近期、中期与远期的数量预测与空间模拟,实际情况与模拟土地利用结果的Kappa系数为0.72,证明该模型可信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1)在近期(2020年)模拟中,生活用地处于持续且快速扩张的状态,其增幅量高达39.57 km~2;(2)在中期(2030年)模拟中,生活用地的扩张状态持缓,增幅量有所下降,建设生活用地的侵占性减弱;(3)在远期(2040年)模拟中,生活、生产、生态用地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这表明未来"三生"空间的分布将趋于稳定化。因此,对生产空间的有效控制和对生态空间进行合理的保护对于珠江口湾区"三生"空间合理分布极为重要。
-
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
-
描述:探索了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的可行性。实验采集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及中红外光谱,建立了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快速检测模型,并采用前向区间变量筛选及遗传算法对信息融合模型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使用前向区间算法进行变量筛选后,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大幅度提升;再继续使用遗传算法优选光谱变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并简化模型所用变量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