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和县图书馆特色库!
过去2 ka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描述:过去2 ka气候和环境变化是PAGES计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自该计划实施以来,各国科学家就近2 ka气候变化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陆续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介绍了研究的历史背景,然后从冰芯、树轮和历史文献三个方面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过去2 ka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研究现状,其中重点关注了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在全球的空间表现特征.
小冰期以来中国季风温水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描述:中国的季风温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覆盖面积为13203km^2,占我国冰川总面积的22.2%。由于这类冰川的特性,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自小冰期最盛时(17世纪)以来,温冰川区平均升温0.8℃,冰川面积减小相当现代面积的30%,为3921.2km^2,预估中国季风温冰川区2100年的升温值2.1℃,届时冰川面积将减少75%,达9900km^2左右,考虑到降水增加趋势等因素,实际冰川退缩比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描述:同时 ,植被有所改善 ,沙尘暴日数锐减 ,从而改变了 1 9世纪末期至 2 0世纪 70年代的变暖变干趋势。以降水量增加超过蒸发量增加所导致的径流量增长及湖泊水位上升作为气候向暖湿转型的主要标准 ,西北
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和未来趋势
描述:中国西北部干旱区地表水资源主要孕育于6大山系,分为积雪,冰川、河流、湖泊4类,本世纪正处于气候暖干化,水资源萎缩过程中。但全新世大暖斯高湖面和其他证据指示当时水产现代丰富。
浅谈企业气候变化抵御和恢复力框架建设
描述:气候变化对我们日益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按照目前平均气温升高的水平,不到30年内气候变化将会给人类文明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企业同等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通过调整企业商业战略建立气候抵御和恢复力将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和发现新的机会。笔者通过工作经验总结、访谈、文献评论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的三步骤流程和一个概念框架,以建立气候抵御和恢复力,通过了解现状、跨职能部分沟通及构建气候适应型商业模式。企业管理层可以利用此框架,通过提升设施和设备从而加强应急相应能力降低风险,根据未来几年将要经营的区域地理环境的调整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新机会,寻求成本效益提升,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使未来的业务模式具有重大影响。
近2000年都兰树轮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其它地区温度代用 …
描述:提高分辨率的青海都兰树轮年表,将过去2000年的气候变化划分为230’S以前的高温期,240’S~800’S冷暖波动强烈的低温期,810’S~1070’S显著高温期,即中世纪暖期,1080’S~1880’S的低温期,其中包括1420’S~1870’S的小冰期,以及1890’S后的升温期。统计发现11次极端高温或低温事件,以及几次大的突变事件全部出现于中世纪之前,指示150’S~1100’S期间气候
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文献记录的比较
描述:据古里雅冰芯提供的高分辨率按 1 0a为单位统计的δ18O和积累量记录 ,划分出 2 70a以前的高温湿润期 ,2 80~ 96 0a的低温干旱期 ,970~ 1 5 0 0a的中温干旱期 ,1 5 1 0~ 1 92 0a冷暖波动强烈的“小冰期”及 1 92 0a后的升温期 .在温度和降水组合中 ,冷湿 1 0a的次数 ( 1 4次 )略少于冷干 1 0a( 1 6次 ) ,而暖湿 1 0a( 1 0次 )远多于暖干 1 0a( 4次 ) ,以相邻 2 0~ 30a的δ18O值相差 2‰ ,相当 3℃作为突变统计标准 ,则自 3世纪至今共发生 33次之多 .和中国东部文献记录的最新综合研究结果比较 ,许多重大气候事件是同时以至同年代出现的 ,反映低中纬度带相距很远的不同区域间气候变化的共同特征 ,但也有显著的差别 ,主要在“中世纪暖期”东部有相当表现而西部不显著 .近 1 2 0 0a低频变化趋势 ,东部呈显著降温 ,西部则有所上升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
描述:本文根据孢粉、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面等变化,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7.2—6.0kaBP)的气候与环境。恢复了大暖期盛期的植被带、气温、降水以及海面变化等。认为其时华南温度比今高1℃,长江流域高2℃,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可能高3℃,青藏高原南部达4—5℃,冬季升温幅度更大于年平均温度。百年级的增暖相伴夏季风的扩张和冬季寒潮的衰退,植被带北迁西移,内蒙、新疆、青海和西藏普遍出现高湖面指示着降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东部则在6.5—5.0kaBP间出现全新世中的最高海面,约高于现今1—3m,导致沿海地区约7×10~4km~2被海水所淹,达到全新世最大海侵范围。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描述:前言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沈括(公元1030—1094年)、刘献廷(公元1648—1695年)对于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无常,早有怀疑,由于他们拿不出很多实质性的事实以资佐证,所以后人未曾多加注意。直到现世纪二十年代,五四运动即反帝反封建运动之后,中国开始产生了一种新的革命精神:一部分先进分子引入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革命斗争;在这种新形势下,近代科学也受到推动和扩展,例如应用科学方法进行考古发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