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和县图书馆特色库!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的NO和CO排放研究
描述:针对国内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NO、CO分析不清晰,影响因素研究不足等问题,在生物质燃烧试验平台上,采用Testo350烟气分析仪,对木质、棉杆和玉米秸秆3种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分别展开了燃烧的气态排放物研究,重点研究了3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不同燃烧器负荷和进气量下的NO和CO的排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3种燃料的NO排放量均在0.05%以下,CO也不高于1%。3种燃料的气态排放物总体趋势为随着燃烧器负荷的增大,NO和CO的排放量增多,随着进气量的增加,气态排放物的含量减少。该研究可以为指导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的实际运行,以优化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和排放提供参考。
不同负荷CNG/汽油两用燃料电控发动机排放物对环境影响研究
描述: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开发是交通运输领域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最为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基于一台4RB2电控汽油机加装顺序喷射天然气系统,在完成动力性标定的基础上,开展了发动机在不同负荷CNG/汽油两种燃烧模式下,能量消耗和NOx、HC、CO等有害排放物对环境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各测试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燃用CNG的能耗比燃用汽油的低,NOx、HC、CO三种有害排放物亦优于汽油燃烧模式,说明了CNG作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对保护环境的优越性。
不同转速CNG/汽油两用燃料电控发动机经济性及排放对比研究
描述: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开发应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最为便捷和有效的途径之一。在1台4RB2电控汽油机上加装顺序喷射天然气系统,在完成动力性标定的基础上,对发动机CNG/汽油两种燃烧模式不同转速下的燃油经济性和NO_x、HC、CO等有害排放物的排放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各测试转速工况下发动机燃用CNG的能耗均比燃用汽油的低,HC、CO的排放水平亦优于汽油燃烧模式,而NO_x则在高转速工况下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说明CNG作为点燃式发动机的燃料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柴油机燃用乙醇—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试验研究
描述:先对0#柴油(D)和乙醇-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EBD)的部分理化性质进行了试验、计算和对比;再基于柴油发动机台架,研究了柴油机燃用替代燃料后,其动力特性、经济特性和常规排放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特性下,柴油机燃用EBD的功率和转矩相对D有0~2.84%的小幅度上升;在负荷特性下,EBD的油耗量和油耗率相对D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在2 000r/min转速时,增幅分别为11.26%~12.14%和7.69%~34.69%,在1 700 r/min转速时,增幅分别为11.86%~12.48%和5.18%~19.28%;在发动机六工况循环下的常规排放中,EBD在CO,HC和碳烟减排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高负荷下,而在NOx减排方面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中小负荷的情况下。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NO_X排放规律研究现状
描述:介绍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NOx排放危害、监控标准和生成类型;阐述了国内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NOx排放规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分层多次配风、废气再循环等因素对NOx排放规律的影响;指出了我国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NOx排放规律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描述:为研究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时气态污染物(CO,CO2,NO2,SO2)和颗粒物排放情况,选用一种小型民用炉,基于自行搭建的生物质燃烧试验平台,采用TESTO便携式烟气分析仪,低压电子冲击仪等设备,对锅炉进行了瞬时输出功率的测定,并对生物质颗粒燃料在不同质量和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O的浓度变化与瞬时输出功率变化存在负相关关系,CO2,NOx和SO2的浓度变化与瞬时输出功率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增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质量,控制较小的过量空气系数有利于降低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浓度,尤其是积聚模态的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
基于爆震的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掺烧比边界研究
描述:【目的】以一台电控共轨六缸柴油机改造的发动机为试验对象,以发生爆震为限制条件,研究甲醇-柴油双燃料燃烧下的掺烧比边界.【方法】通过对滞燃期变化的分析,发现甲醇-空气预混气发生均质压燃是甲醇-柴油双燃料燃烧爆震的重要诱因;利用回归分析,发现进气压力、排气温度及甲醇-空气预混气浓度对掺烧比边界有显著性影响.【结果】以边界掺烧比为因变量,得到排气温度及甲醇-空气预混气过量空气系数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边界掺烧比=-0.1×排气温度-4.48×空气与甲醇预混气过量空气系数+101.897.【结论】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可利用排气温度、空气与甲醇预混气过量空气系数两个参数预测最大掺烧比,以实现掺烧比随工况的实时调整.
基于化学动力学的生物质颗粒燃烧排放NO特性模拟与验证
描述:为研究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NO排放规律及其生成机理,采用CFD和Chem Kin联合仿真,建立试验锅炉燃烧筒CFD网络模型,应用Chem Kin接口导入简化的17组分58基元反应机理,建立Chem Kin-PSR反应模拟网络,选用Reaction Design C2_NOx详细机理,对棉秆、玉米秸秆、木质3种生物质颗粒NO排放进行模拟。结果表明,NO生成量:棉秆>玉米秸秆>木质;NO排放量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7附近达到峰值。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模型和化学反应机理的正确性,为生物质燃料燃烧NO排放的预测与控制提供参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