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分片管理在门诊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描述: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分片管理在门诊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对各委员进行分片、培训、制订分片包干区委员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委员每月对包干科室进行感染措施落实检查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予以整改。结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分片管理后门诊部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高,门诊部各项医院感染质量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分片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
浅析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产生的原因
-
描述:目的 :浅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产生的原因。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药房出现调配差错的121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121张处方出现调配差错的原因。结果 :在这121张处方中,有药品数量出现错误的处方46张(占比为38.02%),有用药交代不清晰的处方25张(占比为20.66%),有药品种类出现错误的处方19张(占比为15.7%),有药品发放错误的处方12张(占比为9.92%),有药品用法出现错误的处方8张(占比为6.61%),有存在药品禁忌证的处方6张(占比为4.96%),有输液溶媒搭配错误的处方5张(占比为4.13%)。结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药品数量出现错误、用药交代不清晰及药品种类出现错误等。
-
大型妇产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的应用与实践
-
描述:介绍了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现状。通过对门诊电子病历系统运行分析,为实现切合门诊医疗工作的特点,健全完善高效易用的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
发热门诊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
描述:目的探讨发热临床危险因素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发热患者14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月~12月发热患者15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危险因素管理措施。比较两组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结论发热门诊危险因素管理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脊柱及四肢关节疼痛的临床报告
-
描述: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脊柱及四肢疼痛的经验,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在疼痛康复领域的应用。方法:选择康复门诊脊柱及四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分患者460例,治疗前给予疼痛评分以及肌骨超声检查,并进行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后1周进行VAS评估。结果:460例患者治疗前VAS值5.93±1.48,治疗后VAS值3.33±1.1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对减轻患者疼痛效果显著,可以成为疼痛康复门诊的主要手段。
-
门诊医技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认知调查分析
-
描述:目的 了解门诊医技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的认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从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个人防护、医疗废弃物处置、多重耐药菌患者终末处置4个方面10个问题对门诊医技科室85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门诊医枝科室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个人防护、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终束处置等知晓率太低;临床科室在多重耐药菌患者转入门诊检查时告之率过低.结论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并不单单只是一个部门的防控任务,而是需要医院各部门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