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和县图书馆特色库!
离子种类对金属掺杂纳米管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描述:使用市售Degussa P-25TiO2粉末,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1.0%(原子分数)Ag+、Cu2+、Fe3+、Mn2+和V5+掺杂纳米管TiO2催化剂。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增高,样品的比表面积逐渐降低,锐钛矿含量先增后减,禁带宽度逐渐变窄,变化范围与掺杂金属的种类有关。掺杂金属后,纳米管T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略有降低,锐钛矿含量略有增大,禁带宽度变窄。向纳米管TiO2中掺杂Ag+、Cu2+、Fe3+和V5+,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提高,而掺杂Mn2+,光催化活性略有降低。550℃煅烧1.0%Fe3+掺杂纳米管TiO2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其254nm光催化臭氧氧化对腐植酸的去除率为77.4%。
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个性化护理分析
描述:目的 探讨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个性化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我院抽取40例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起止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40例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观察组护理模式为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经点阵CO2激光治疗后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SGLT-2抑制剂对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知
描述:SGLT-2抑制剂对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知
水对无定形SiO2拉伸特性影响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描述:潮湿对SiO2的强度有重要影响.采用反应场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液态水对无定形SiO2(a-SiO2)准静态拉伸特性的影响.准静态拉伸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干燥条件下, a-SiO2的拉伸强度为9.4 GPa,而在含液态水时则下降为4.7 GPa,表明液态水使得a-SiO2拉伸强度发生显著下降.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可知,干燥条件下a-SiO2结构的刚度随着拉伸应变的增加保持稳定,而含液态水的a-SiO2刚度随着拉伸应变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并且应变为16%-20%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类似于金属的屈服现象.通过对拉伸过程的原子图像分析可知,含液态水a-SiO2的拉伸过程并没有发生塑性变形,而是因为应力增大加速了水解反应,使得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上述塑性现象.
石斛合剂序贯疗法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描述: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序贯疗法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60只),实验组大鼠高脂高糖喂养4周后予腹腔注射STZ造模。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斛合剂1、2、3方组、序贯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6周后,检测大鼠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等指标。结果治疗1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石斛合剂1、2、3方组、序贯方组、二甲双胍组的FBG降低(P<0.05或P<0.01),石斛合剂3方组的TG降低(P<0.05),石斛合剂序贯方组的TC降低(P<0.05),石斛合剂1、2、3方、序贯方组INS升高(P<0.05或P<0.01);石斛合剂序贯方组的INS、GLU最接近正常组。结论石斛合剂1、2、3方及序贯方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石斛合剂序贯法的综合疗效最佳。
一种2-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描述:以2-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甲基硫酸盐),并对其进行了1H NMR1、3C NMR表征并确认,然后进行了催化酯交换反应及重复利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甲基硫酸盐是酯交换反应较为理想的绿色溶液催化剂,并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发现其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1∶0.3;最佳反应时间在8 h;最佳催化剂用量为6%,该离子液体经重复利用后,其催化效能几乎不变.
金属掺杂对纳米管TIO2光催化去除水中罗丹明B的影响
描述:采用水热合成法,将Fe(NO3)3·9H2O、ZnCl2和AgNO3对纳米管TiO2进行掺杂,使用TEM、XRD、XPS、比表面积分析仪及UV-visDRS对掺杂后的纳米管TiO2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光催化氧化去除罗丹明B的效果,从而优选最佳掺杂金属。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可影响纳米管TiO2锐钛矿相相对含量、比表面积及禁带宽度,进而影响其光催化活性。此外,掺杂金属离子的种类不同,纳米管TiO2的光催化活性也受到影响。500℃煅烧非掺杂纳米管TiO2的存在下,光催化氧化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98.72%。向纳米管TiO2中掺杂Fe3+、Zn2+及Ag+时,光催化氧化罗丹明B的效果得到提高。对以上三种掺杂金属离子而言,掺杂量为1.0%(原子百分含量)的催化剂的最佳煅烧温度为550℃。其中,Fe3+掺杂纳米管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50min内光催化氧化罗丹明B的去除率可达99.0%。
鼠李糖乳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
描述:目的 探讨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LGG组及AR组,每组各10只。采用Luminex法检测各组血清IL-4、IL-10和IFN-γ水平。ELISA测血清OVA特异性IgE(OVA-sIgE)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 与AR组比较,LGG可明显降低血清IL-4、IL-10及OVA-SIgE水平(P<0.05),提高脾细胞悬液中CD4+CD25+T细胞比例(P<0.05);LGG组血清IFN-γ水平与A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5)。结论 LGG能通过抑制Th2细胞反应及增强CD4+CD25+T细胞活性发挥抗过敏作用。
低温等离子体除苯过程中臭氧的演变与作用
描述:大气污染物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已超越NOx和SO2成为排放量最高的气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相比传统去除VOCs的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法具有高效率、低能耗、易操作等优势,但有产生臭氧(O3)等副产物的问题。本研究选择苯作为VOCs的代表污染物,采用线管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考察电压、电流等放电参数对苯去除率、副产物臭氧浓度和CO2选择性的影响,重点分析臭氧的演变、机理及其作用。结果表明,影响臭氧浓度的直接因素是输入功率:随着输入功率的上升,苯去除率逐渐上升,臭氧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其原因在于高功率下生成更多低能电子,使得臭氧分解为氧气。等离子体产生的臭氧无法直接氧化苯,但可以氧化苯的中间产物CO完全转化为CO2
Tau蛋白外显子特异性单抗制备及初步应用
描述:目前由于缺失特异性的商品化抗体,不同tau异构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尤其在朊病毒病中的变化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tau蛋白外显子2和10的单克隆抗体,同时对制备抗体的灵敏度、特异性、免疫反应亲和力、种属反应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随后对制备的抗体应用范围进行了摸索。结果显示,制备的四株单抗特异性高、灵敏度好,尤其可以识别小鼠脑组织中的tau蛋白。制备的四株单抗可用于间接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和多种感染神经细胞和感染小鼠模型脑组织的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综上,本研究制备了四株tau外显子特异性单抗,上述单抗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将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中tau蛋白检测的有力工具。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