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红色之旅—延安
不忘初心·红色之旅—延安
著者:暂无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时间:暂无
页数:
版次:暂无
ISBN:暂无
索书号:暂无
图片

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

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

更是中国革命圣地。

三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延安热土,

革命印记随处可见。

当新时代的朝阳照耀大地,

延安又会焕发出怎样一副模样。

图片

延安·历史印象

图片

01


黄帝陵

图片

相传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丰功伟绩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这也成为了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

02


宝塔山

图片

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常被形容成“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山上林木葱郁,花草争艳,登上塔顶,可尽收全城风貌。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还曾用塔旁边的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进行报时和报警。现如今,宝塔山上仍留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在满山绿荫中交相辉映。著名文学家贺敬之也用“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讴歌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03


延安窑洞

图片

延安窑洞是陕西省的地方传统民居形式之一,具有十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窑洞里的陈设也非常简单,即木桌、木椅、土炕和农家的一些物什。但简单的延安窑洞却见证了无数革命著作的诞生。《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是毛泽东在凤凰山麓李家窑里夜以继日创作而成,《论持久战》是在吴家大院的窑洞内凝结思绪,撰写而成。这些在延安窑洞中诞生的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

知来路,不忘初心;

明前路,铿锵前行。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

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

在这里生活战斗的十三个春秋,

也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的十三个春秋。

图片

延安·革命精神

图片

01

凤凰山革命旧址

图片

凤凰山为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叶生吹箫引凤”的传说而得名,凤凰山革命旧址正位于凤凰山脚下,这里也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诸多著作,还会见了白求恩等中外人士。

02

杨家岭革命旧址

图片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1942年中央大礼堂建成,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03

枣园革命旧址

图片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1940年秋,因杨家岭修建中央大礼堂等工程,环境嘈杂,中共中央书记处迁驻此地。1944年,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后任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并进行了两天两夜的会谈,签署了关于成立联合政府中共给国民政府的五点建议。

黎明驱走了黑暗,

日出带来了光芒,

历史融入了生活。

革命故事和红色基因在此

蔓延滋生,连绵不断。

延安精神在代代相传,

后人皆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图片

延安·红色生活

图片

01


延安1938主题街区

图片

“延安·1938”是一个呈环状围绕下沉式广场,主要轮廓与街道布局完全遵循1938 年老延安城的街衢、市井,主街建筑以老延安城的建筑语言为整体风格,融入现代时尚创意元素,局部复原了部分标志性建筑,街区合理规划特色美食、娱乐休闲、艺术品交易、文创产品等区域。整个街区也是一个红色文化秀场,所有工作人员身着年代服饰,还原老延安城的生活氛围与情境,让游客真正融入老城,感受那段激情、浪漫、充满理想的历史与记忆。

02


圣地河谷•金延安

图片

圣地河谷•金延安以“延安记忆”为主题,重现30年代的老延安院落街区,再现千年以前的北宋延州府边塞小城风情。老延安的邮局、大剧院、新华书店、城隍庙、老戏台在这里一一重现,恍若回到当年,意向深远。还有红色电影博物馆、红色收藏博物馆为代表的十二大主题博物馆集群,收藏着毛泽东纪念像章、雕塑像,陕甘宁边区革命文物等红色革命文物2万余件,一件件充满历史感的物品,让人穿越回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见证历史沉淀的红色情怀。

03


红色舞剧《延安保育院》

图片

在圣地延安,在延河水畔,一部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每天都在上演四至五场,在观众眼中,它是来延安必看的红色演艺,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延安保育院》以延安革命时期为背景,生动再现一群党的干部、红军战士以及老百姓为养育革命后代所付出的母爱情怀及流血牺牲。它反映了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解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

延安作为一座历史名城,

不仅有热血革命,

也有浓郁风情。

当蜿蜒黄河水流淌至此,

激荡出千载的延安韵味,

孕育着多样的文化民俗。

图片

延安·浓郁风情

图片

01


陕北秧歌

图片

陕北秧歌舞,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作家曹谷溪在《再谈陕北秧歌》中说:“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陕北秧歌舞的表演形式多样,红火热闹,深受群众欢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陕北秧歌舞还起着鼓舞斗志,庆祝胜利的作用。

02


安塞腰鼓

图片

安塞腰鼓是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有张有弛,群而不乱等特点。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集中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03


子长唢呐

图片

子长唢呐是陕西省子长县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子长唢呐杆长碗大,音色明亮浑厚,热烈奔放,舒展挺拔。其音量大,透气力强,渗透着雄健的阳刚之气,欢快时热烈奔放、如火如荼,悲凉时长歌当哭、如泣如诉,将黄土高原特有的风土人情一览无余地释放于唢呐声中,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延安,在血与火的硝烟年代,

为后人谱写了众多的历史故事。

延安的精神沉淀于历史之中,

也如同明灯照耀在崭新时代,

点亮着人民前进的幸福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