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7月3日,重庆合川区高代闻主任一行四人,2020年国庆节期间,贵州铜仁高方周董事长一行三个人,均分别持家存老谱上的江西吉安府泰和鹅掌大丘、鹅颈大丘前来泰和寻根。这是我在多年修谱生涯中最难忘的事, 十多年来,特别是2017年在中华全国第四届姓氏大会期间,我接触过本姓及全国各地各姓氏的人,向我打听江西吉安府泰和鹅颈大丘、鹅头大坵、鹅掌大丘”,或“庐陵鹅颈大丘”类似这样的古地名。仅湖南一省就涉及“李、刘、龙、唐、萧、谢、王、张、孙、周、胡、文、欧阳”等20多个姓氏,在云贵地区,甚至一些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也自称发源自泰和。这是近年来民间推动或兴起的修谱寻根热,目的就是要来泰和寻根问祖。
泰和鹅头大坵、鹅颈大坵、鹅公大坵、鹅掌大丘、还有“庐陵鹅颈大坵”等古地名,它出现在湘、云、贵等很多地方的由江西迁出的上百个姓氏家族的族谱上面。说明地域广泛,不可能是一个地名,应该是不同的多个地名或地域。身为泰和人,我也一直想弄清楚究竟在那里?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求查证。
一是地域管辖:泰和是庐陵文化的起源地,庐陵始于战国末年,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庐陵建县,县治所在今泰和县境内,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庐陵县改称西昌县,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治所西昌县,辖石阳、遂兴、吉阳、兴平、阳丰、南野、赣县、雩都九县。隋开皇(591)西昌更名“泰和县”。元朝把庐陵郡改称“吉安府”。泰和为“吉安府”治。说明:古泰和与今泰和县域更大,周边县万安、永新、莲花、吉安、吉州、遂川、兴国、赣县等都有过泰和管辖过的历史;泰和自宋淳熙年间起设坊、乡、里、巷,全县划分为若干个乡,乡分为里;泰和城内则为坊,坊下为巷。此后历宋、元两朝二百余年沿袭未改。明初坊改为厢,乡分为都,都再分图(图又称里)。全县共划分为6个乡两个厢,6个乡再分为70个都,从东至西依次为:仁善乡(1-8都)、仙槎乡(9-18都)、云亭乡(19-36都)、县城分为东西两厢(直属)(37-48都),县城中心位于四十五都。千秋乡(56-62)、信实乡(49-55都)和高行乡(63-70都)。按数字顺序命名,此后历明、清两朝,除有少量的增减外,沿袭未变。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据其《文氏族谱》载,文天祥之孙,"宏,字季谦,行三系升公之三子,配本府城南白马庙下胡氏。卒,合葬泰和十八都石砚坪文家山。而泰和十八都"石砚坪"就属仙槎乡,仙槎乡辖九至十八都。其范围为今天的灌溪镇、中龙乡、小龙镇。结合《文氏族谱》中"泰和十八都石砚坪",在今天泰和县小龙镇的正南方。
我在江苏1575年的皈仙高氏族谱上发现,泰和早禾市治岡高氏曾代表当时的泰和县高氏参加全国皈仙高氏修谱。1995年期间,贵州大方高元凯、高祥勋等五人和2015年大方作家高致贤,持老谱上的鹅掌湖州高氏两次到泰和寻祖,寻找到了祖先在现泰和桥头高市(现南车水库內)。此地域当时属高行乡治,所以我认为:圳上鹅掌大丘应是今天泰和县的桥头、禾市槎滩陂、井冈山机场地段和螺溪爵誉地域应该就是鹅掌大丘。
二是交通运输:泰和地处赣江黄金水道中游,在唐、宋、元、明、清古时期的交通主要是靠水运,水运就要有渡口和码头,源于赣江自此往东流,而赣江在此湾如鹅颈且水流平缓,生成了永昌市的深水港。加上位于县域中心的优势,移民在此集中南下,北上或西行,是中原氏族南迁的重要途经地与中转站的不二选择。移民迁入地主要为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市。
而在众多人员迁徏中,一个码头是难以承负重荷,因此,源于井冈山脉的(六七、六八江)牛吼江水,形成了当时信实乡(现螺溪镇)南岡市,按南罔市康熙志作墟,查南岡墟古市南岡市,在现南岡口的螺塘村(曾经是吴越王钱谬的战地)傍的牛吼江有一个码头叫津渡口,上接碧溪,桥头,早禾市;经周矩修成的槎滩陂下游,在这个津渡口(对面曾是战国时期的金山岭遗址)上下十五公里辖区内,曾经有过上车、下车、坤塘、爵誉、石(沙)江口、螺塘、老官洲,王家坊、郭瓦共九个渡口,其中坤塘渡口主要是加工粮食、储运战备粮(留有遗址)。津渡口是个有航运灯塔坐标的航运码头,是泰和重要的移民集中出发地,南北通衢,物产丰富,移民迁入地主要为湖南、四川、重庆等云、贵各地。
三是人居幅员广,泰和,地处江西省中部,有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春秋战国时先属吴、越,后属楚。秦汉属庐陵县,抗日战争时期(1939-1945年)泰和县是江西省的临时省会,省政府驻县城西上田村。泰和属吉泰盆地仍米粮之仑、“地产嘉禾,和气所生”是全国粮食重要产地之一,农耕易聚人,泰和以农耕为主的普通村落密集,人员多!至唐以来泰和人文鼎盛,发达的经济和兴旺的文风造就了众多的英才。位于县城东门的泰和快阁便始建于唐代。黄庭坚、文天祥、楊万里等均为泰和增添了人气和才气,因此泰和也是才子佳人汇聚之地,所以泰和素有“声名文物礼仪之邦”的美誉。
四是迁徙条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明洪武年间开始,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和大量家谱记载统计,以及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树基合著的《中国移民史》里记述:洪武年间的三十年中,江西移民到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者达210余万人。在这210余万人中,泰和、万安、遂川、永新、吉安等地民众背井离乡,太部分都是从泰和鹅颈(鹅掌)大丘迁出的。泰和鹅掌(鹅颈)大丘成为了移民聚散地。只是数百年,很多古地名随朝代更换、人口迁移、战争灾难而湮滅在歷史的长河中。
认真分析考究一番,鹅头大坵、鹅颈大坵、鹅公大坵、鹅掌大丘应该就是当时含许多村落集中移民的泰和县境内靠渡口的聚散地。一是:当时的永昌市渡口,旧县衙(如今的实验小学);二是:当时的南岡市(现螺塘)津渡口。
按照中国的堪舆(风水),泰和旧县署(今实验小学处)就建在“鹅颈”之上,泰和城所在的大片洲地就是鹅颈大丘,鹅掌大丘则是位于县城西南的另一块螺溪洞洲地。(含今天的桥头南车水库、早禾市的槎滩陂与井冈山机场地域、螺溪洞的爵誉片)。当全县各乡、都(甚至周边县)的百姓,自发或被征发来到县署之前安排地集中,再舟行、陆行离县。泰和鹅颈(鹅掌)大丘与山西洪洞大槐树一样,是一个移民的集中出发地,而不是原居地。移民谱中的“圳上、十八都、早禾市”之类的小地名才是原居地。因为移民们迁出时,都会集中在出发地登记造册,办理手续,出发前在集中地领船票、编号和盘资,沿途须验明身份。到达目的地落脚后,也须立清界限,报送登籍且移民们自已文化有限。不少移民离开家乡时还很年轻,到了新的地方必须艰苦劳作才能安生。到了成家立业后,可能会向子女说过起老家在某某地方。过了五、六代甚至十几代,分成多个家庭,人丁兴旺了才会修族谱,可原籍故乡在哪里?可能弄不清了。上辈人的口口相传,说得最多的是集中出发的地点,于是就把“鹅颈、鹅掌大丘”当作原籍了。也许官府下令,所有移民到了新的居住地后,严禁用文字记下故乡的村名,也不准互相传播,只准说移民集中迁移点,违者严惩,为的是稳定民心,怕他们思念故乡跑回去了。年代久远,移民后代随着传说的递减,逐渐淡忘了具体祖居地,将记忆的思路定格于“鹅颈、鹅掌大坵"了,似乎这就是原居地,这是一种思乡情结的归宿。
树高千丈必有根,河流万里必有源。鹅颈(鹅掌)大丘作为泰和移民的集结地与出发地,见证了无数先民的故土难离,承载了无数氏族的魂牵梦萦,欢迎各位有志寻根者,不妨来泰和一游。
参考资料:《泰和县志》清光绪四年刊本,卷二舆地志;《泰和县志》清道光六年刊本,卷四舆地志;《泰和县志》清乾隆十八年刊本,卷二舆地志载:
衷心感谢:泰和县地名研究办主任叶竣、贵州大作家高致贤,吉水科技员高秋根、湖北仙桃高成军、山西大学历史系老教授周征松、高级退休老教师周佐午,《井冈山报》李梦星先生的支持。
作者:高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