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记·乐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汉书·艺文志》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音乐与礼制相与并行,发挥着道德教化、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思想深刻复杂,风格独特卓异,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然而,对于中国音乐,我们知道多少呢?
中国音乐究竟好在哪儿、美在哪儿?
中国音乐如何代表中国?
如何感受各民族民歌的魅力?
你喜欢新音乐吗?新音乐的力量在哪里体现?
关于中国音乐,很多有趣的知识都有待我们去开启。比如中国音乐到底有多神奇呢?
1939年伦敦国际会上确立了每分钟约震动440次、波长约为78cm的音高即为国际标准音。然而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人便有了确定音律声高的奇妙神话,它便是“伶伦造乐”的传说,被记录在《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中。相传黄帝命令手下一位叫伶伦的乐师确定音高,伶伦在昆仑山上听到凤与凰分别鸣叫六声,于是取来十二根腔体厚薄均匀的竹子,做成竹管然后钻孔,模仿它们的叫声作“律管”,即确立音高。田青老师关于“中国人的音乐”的讲述由此展开。
主讲人:田青
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宗教艺术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艺术评论》《中国音乐学》主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审小组成员。著有《中国宗教音乐》《净土天音》《捡起金叶》《佛教音乐的华化》《田青文集》《中国人的音乐》等多部著作。
讲座中,田青老师带着大家顺着由“器乐”“民歌”“新音乐”组成的历史之河,踏上了一段古代音乐的奇妙之旅,通过声音的变迁,寻找中国人精神的变化。
中国人的音乐
作为中国传统古老器乐之一,古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与中华文明有诸多关联。古人弹琴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自然天地交流,与知音好友互相欣赏、品评。一张不大的古琴蕴含着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与对哲学的探究。一弦一徽间得以见到古人五行和谐的思想,三尺六寸五的制式象征着一年时间,成为中华文明的剪影与浓缩。
内蒙草原有长调,陕北高原有信天游。一首民歌代表着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它记录着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人们真实的喜怒哀乐。如一粒小小珍珠般璀璨的民歌,短小而又饱含情绪、充满光彩,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流传至今的民歌里作者身份大都不可考证,这是由于它来自无数人内心最真挚的情绪的释放,又在历史长河里删删改改才成为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民歌。
历史之旅来到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个阶段的中国音乐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近代五四运动思潮兴起后,中国大批知识分子办学堂、办报纸以开化民智。中国艺术领域也在不断发展,贴近国际走向现代化。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李叔同(弘一法师),正是他推动了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便出自他由作词的《送别》,他以现代人都能够看懂的古典文学语词,创作出这首令无数人都产生共鸣的歌曲。
中国人的音乐就是这样从历史中一步步发展而成的,其中凝结着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体验,以及丰富而真挚细腻的情感。透过音乐,我们不仅能触摸到先祖的灵魂,更能找寻指引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以真正的文化自信,开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让我们一起走入田青老师的音乐世界,聆听他对中国人自己的音乐的独到见解吧!
来源:@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