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一定非汉字莫属。
这不仅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更是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
汉字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
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
本期『贝贝国学 文化课堂』
带领大家遨游汉字世界,
探寻汉字之美,
领略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白居易的《草》,
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又可看做是一首野草颂,
抑或一首生命赞歌,
赞扬了如野草一般顽强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将通过“草”的汉字小故事,
带大家感受生命之美。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
即可观看汉字“草”的故事~
【汉字“草”知多少】
追根溯源
草,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的“草”,非常生动形象,就和我们见到的小草一模一样。
商周金文中,“草”字的形象变化不大,其基本形态仍旧是一棵小草。
发展到小篆,“草”字的字形发生了一点变化,变成了两棵并排的小草。
后来,人们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个字,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表示读音的声部——早,其他的笔画也被简化,于是“草”有了今天的雏形。
再后来,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草字头进一步被简化,于是我们今天熟知的“草”就诞生啦!
基本释义
草的本义是草本植物的统称,但我们中华的汉字博大精深,除了本义,它还可以引申出很多衍义。
点击空白处可查看
1.指山野、民间。如:草贼
2.卑贱。如:草民
3.雌性的。如:草驴
4.马虎;不仔细。如:潦草
5.初步的;非正式的。如:草案
6.草稿;文案。如:起草
7.打稿。如:草拟
8.汉字字体的一种。如:草书。
9.姓氏。
【关于小草的古诗】
小草虽然平凡,
但是却拥有无比强盛的生命力。
它就像我们的广大劳动者,
不攀天高,不怨地薄,
只要给点阳光和空气,
就深深地扎根于土地,
不离不弃地快乐生活。
所以,自古以来,
人们爱小草,诗人尤爱小草。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读一首关于小草的古诗,
从中感受可贵的“小草”精神。
城南
宋代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的生命力做对比,歌颂了小草虽朴实无华却强大的生命力。
【科普讲堂:奇葩小草】
山羊吃草,熊猫吃竹子,这是大家早已习惯的常识。但如果我告诉你,熊猫吃草呢?你是不是会觉得大跌眼镜?其实,竹子虽如树一般身形高大,却也同属于草类,这是由于它的形态和生长周期决定的。除了竹子,大自然中,这样奇奇怪怪的草还有很多。
千岁兰
它名字叫做兰,但全身只有两片肥厚的叶片和一根粗壮的茎,是世界上最耐旱的草。可以在长达5年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最长可以存活1500年的时间。
复活草
复活草,草如其名,具有死而复生的神奇能力。它能在缺水的干旱环境中将自己“封印”,叶片蜷缩成球,并且开始干枯,就像一株死去的草一样,但只要吸收到一丁点的水分,它马上恢复生机,重新变绿。
捕蝇草
捕蝇草,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个名字,它是所有草类植物中唯一以肉为食的草。它的头部长有类似补兽夹的叶片,当苍蝇或者蜻蜓等小昆虫无意间落在上面,它就会立马收紧叶片,分泌“消化液”,从而将小虫吃掉。
大千世界,一花一世界。
小小的草,即使平凡,
也生生不息。
愿我们所有人,无论逆境顺境,
都拥有“小草”精神,
不抛弃不放弃,向上生长。
【阅读推荐】
☆《奶奶的香草课》
简介:《奶奶的香草课》以小女孩和奶奶的暖心对话为线索,用精美的植物手绘插图,为小朋友和家长们介绍薄荷、薰衣草、迷迭香等47种香草,是一本可以让大人和小朋友们立即玩起来的香草入门书。
【贝贝国学教育数据库】
贝贝国学教育数据库是由上海川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倾情研发制作,面向全国3至12岁少年儿童线上自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数据库。该数据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原则,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多元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习俗、文学、艺术等资源,将国学知识与图、声、视等多种媒介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动画、游戏、互动等表现形式,引导小朋友们通过数据库中的经典蒙学、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华夏瑰宝、名人古迹、互动专区八大板块,快乐、轻松、全方位地学习国学知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主办单位:泰和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