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
红色记忆
泰和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著名的原中央苏区县。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泰和的革命先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信念坚如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缔造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一首首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泰和壮歌,镌刻出一部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泰和篇章。
党史专题篇
老营盘遭遇战大捷
1931 年6月下旬,蒋介石调集 30 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7月1日,令各路部队采取“长驱直入”的战术对红军发起进攻。其左翼集团进攻黎川、广昌、石城和宁都;右翼集团分由吉安、吉水向富田、东固、崇贤,由乐安、宜黄向招携、宁都,由永丰向兴国之莲塘,三路逼进。红一方面军从建宁千里回师,退到苏区中部兴国高兴圩地区,完成了“诱敌深人”的战略退却任务。31日,红军总部获知各路敌人正向兴国急进,其右侧富田及其往东后方联络线上兵力薄弱,于是决定先突破富田一点,再由西向东对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使敌深人赣南扑空,待其回头北向疲惫之时乘隙破敌。
8月1日,红军总部、苏区中央局率一军团从高兴圩进到泰和老营盘,中央局去长龙,总司令部、总前委进到田塅宿营,红一军团到岚丰寨上宿营;三军团从茶园冈、均村之间经泰和茶芫、东沔进到沙村江南宿营(彭德怀住灯下村汤玉和家)。当时苏区大部沦陷,敌机加紧侦察,盲目轰炸。三军团到茶芫时遇敌机轰炸,万人队伍避入村后光狮岩洞安然无恙。彭德怀欣然赋诗《题光狮岩》:
一座雄狮蹲茶芫,庇我大军得安全。待等会战胜利后,高插红旗歌凯旋。
2日,红军总部经大小瑶岭进到石陂圩,毛泽东在石陂乡合作社门口竹靠背椅上坐着休息了半个小时左右。一军团翻篓背垇,经匡坑、大坑、桃花村,翻楼梯岭进到吉坪中村宿营(三军在石陂宿营);三军团进到灌溪一带;十二军从兴国大龙、乌石下经小龙到固陂(中央局后方办事处项英、任弼时、王稼祥、周以栗等也到达固陂),捕获2名敌探,送到石陂总部,参谋处审问得知敌人已察觉红军图谋富田,蒋介石紧急调2个主力师增援富田。毛泽东、朱德商定通知各部折回 (一说开了军以上干部的短会布置),并令独立五师前往固陂牵制富田之敌。总部穿山过岽来到沙村,三军团也转身到了沙村。总部当晚在林家村林树滋屋(1栋9直、7个天井)的大厅里召开有关人员会议,研究部队行止。
3日,总部赶到老营盘宿营(毛泽东、朱德等首长仍住 1930年7月 11 日住过的地方),下午8时发布《消灭由崇贤进攻高兴圩之敌的命令》;红一军团午夜原路回转桃花,转向小龙瑶岭去到东固殷富;三军团经上圯、老营盘折返高兴圩。
4 日,红军总部签于西临赣江,东南北三面敌军9个师环伺,红军集中地仅几十平方公里,而向兴国莲塘、良村前进之敌2个师战力较弱,又决定改取“兴国突破”,向莲塘、良村方向突进,从崇贤与兴国城敌军之间20 公里的空隙穿过,隐蔽东进。7日,取得莲塘、 良村两仗歼敌2个师大半的胜利。
1931年8月11日,红军又在宁都黄陂歼敌4 个团。敌军纷纷围来,红军主力又突然转向西南,秘密通过敌军 20 里的空隙跳出包围圈,转到兴国枫边、白石一带,后转到茶园、均村一带,等敌人发觉,我军已休整半月之久。而敌军在半月之中东奔西跑,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已无力组织有效进攻。加上此时粤、桂新军阀通电反蒋并进攻湖南,蒋介石被迫下令“围剿”军总退却。兴国守敌蒋鼎文第九师交防给韩德勤第五十二师,移动到高兴圩,准备经泰和撤往吉安,红军总部闻讯决定围歼此师。9月6日,红军主力从兴国茶园冈、均村分途推进:左路红三军翻山进泰和浪川(往老营盘抢占兴国通泰和咽喉要道阻敌西撤),中路红三军团、红四军进抵高兴圩以西地区,右路红七军往高兴圩与兴国城之间断敌联系。
9月7日,黄公略、蔡会文率红三军劈竹篙点火把照明登石灰崠,临近山顶时灭火,上到山顶已近黎明。沿小溪下到老营盘对面的半岭,发现老营盘已有敌人活动。在与总部联络未果情况下,全军迅速展开:军指设于半岭,七师登牛桠岭打左翼,八师登野猪垇打右翼,九师登高明山打正面。萧克率独立五师也赶来配合打正面,泰和独立团赶到竹山塅阻敌北逃。此时敌第九师独立旅驻扎在珠江对岸老营盘圩和附近七斗村几处,对红军到来一无所知,正在换岗,煮早饭。约7点多钟,正面红军先发起攻击,先派1个连冲向七斗村,但村中王家祠有敌机枪封锁,难以渡过已涨水的小河。—部分红军沿河墈抄到王家祠后方攻击,一部分红军借大雾掩护用绑带结绳过河,两面夹击,敌军心大乱仍顽强抵抗,红军增兵攻击几小时才拿下七斗。野猪垇也发生激战,敌阻红军过河,红军付出牺牲才过河向圩场进攻,通过几番拼杀,把库头垇敌医院等阵地攻占。牛垭岭是西去泰和必经之路,敌更是反复冲锋争夺,红军坚守不退,激战至午后一、二点才结束战斗。小股敌人逃往黄土垇,九师乘胜追击,遇敌大部队,因未联系上其他部队,便留下牵制敌人。三军大部打扫战场,抢救伤员,在苏区群众配合下把武器弹药伤员俘虏运送到石灰崠,再经浪川转兴国茶园、均村,暂作休整。至此,老营盘战斗大获全胜。
来源:中共泰和县委党史办
关注公众号,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