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好书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精神得到慰藉。文津图书奖一直秉承“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信念,不断为读者推荐好书。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共评选出获奖图书19种,推荐图书51种,这些好书涵盖多个领域,题材丰富,总有一本是您感兴趣的。我们推出“文津好书”系列,通过刊载评委、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作者、编辑的创作心得,为您一一介绍这些优秀读物,推文中还会不定期设置互动活动,参与即有机会获得礼物。让我们一起悦读文津,品味经典吧。
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
《海洋变局5000年》
张炜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海洋的视角来书写全球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综合编辑室副编审 闵艳芸
我们以前的全球史也好、世界史也好,很多都是以陆地为中心视角来组织内容的,《海洋变局5000年》很明确地提出,从海洋的视角来书写全球史,这种书写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采取了两条非常清晰的主线来编织内容,将5000年海洋变局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丰富的内容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以叙述和阐释相结合的手法,凸显作者本人浓厚的中国问题意识与思考。
两条线索理清全球史
本书有两条主线:
第一条线索按照海权发展的历史时序将它划分成古代、近代、现代三种形态。讲述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时段里,海权是怎么变化的,主轴是大国的兴衰。
另一条重要的线索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舰船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从木桨风帆时到蒸汽、铁甲、大炮巨舰,后来加上潜艇、航母、三维海战到核技术、信息技术。它们既构成了物化海权的一部分,也是海权发展最有力的科技支柱。
古罗马牛拉浆叶轮(De Rebus Bellicis,15世纪)
作者力图通过展示这两条线索的交叉影响,揭示海洋完全不同于陆地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揭示国家产生以后,特别是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海权如何塑造世界历史的进程、左右国家的命运,如何影响全球政治、经济与军事的格局。
不同学科的内容交叉糅合
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图文并茂。它是一部全球史,同时又是一部国际关系史、大国兴衰史,还是一部技术史。在这里面还可以看到海战史,还有国际法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演进。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国际关系……原来好像分散在不同领域的内容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全球视野、中国情怀
作者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要以历史撰述来回应中国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古代中国虽然拥有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为何终究没能发展海权?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英、法、荷、俄等国家纷纷凭借海权而崛起,中国为何却逐渐走向败落?近代中国也曾大力发展海军,为何最终失败?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经济对作为全球化通道和自然资源富矿的海洋越来越依赖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认识海权、发展海权?
郑和下西洋海船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海船对比图
1841年5月,英国军舰进攻广州(Edward H. Cree ,19世纪)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五十年投身于海军研究、发展、建设的老兵的情怀和视野,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全球视野,中国情怀”。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齐东方 著
中华书局
一起神游丝绸之路的古代文明现场
本书责任编辑 马燕
本书分为十讲,作者以轻松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丝绸之路实地考察的经历。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神游丝绸之路的古代文明现场。
丝绸之路,源于西汉,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出产的丝绸,后来演变为商业贸易之路,更是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之路。
本书讲述了作者精彩的考古经历,比如对于青海吐蕃大墓的发掘,对昆仑河源的考察等等。在“昆仑河源考察记”一文中,考察队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玄奘东归到底是走哪条路。也许会有人认为,探究玄奘到底走的是哪条路并不重要,但历史是由无数细节组成,考古就是要寻找细节。也许,付出很多艰辛,最终依然无法获得确切答案,但作者说:“站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倾听着流水声在群峰中回响弥散,我想的是:当年玄奘靠一人之力,没有资金、装备,仅靠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用双脚走通了这条路线,这是何等的伟大!”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内页
作者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深入中亚腹地(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的精彩旅程,从中可以看到,现实与历史虽然相隔遥远,但依然藕断丝连地顽强延续。一路考察,仿佛在现实与梦境中穿梭。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内页
另外,本书还向大家展示了神秘的考古生活。齐老师说:“只要热爱,没有什么努力是辛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报酬并不丰厚,获得的也是幸福和满足。”
本书有大量考古现场照片及精美文物照片,不仅使人领略到文物之美,也让人感受到考古的艰辛与魅力。
《库页岛往事》
卜键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在历史的汪洋中找寻那座岛
本书责任编辑 张龙
一次偶然阅读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让作者对萨哈林也就是曾经的库页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跟随契诃夫一百多年前的脚步,作者迫不及待地进入了那些零散细碎、真假共存的文献资料,花费五年工夫,真正走进了库页岛三千年的历史。库页岛是个怎样的存在?作者开始了对往事的追述。
或隐或现,是人们从大陆眺望库页岛的感受,也是文献记载中库页岛给史家留下的印象。虽然库页岛是一个富饶的、面积广大的岛屿,岛民仍然通过各种途径与大陆建立联系,他们的家中曾经保留着某些中原内地的痕迹。在作者的笔下,库页岛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库页岛往事》内页
18世纪以后,库页岛上偶尔会出现些陌生的面孔,善良、安逸的岛民们热情接待这些“客人”,慢慢地,“客人”越来越多了,最后他们成了岛上的主人。作者的记录仿佛是一位岛民的笔录,讲他是如何在恍惚间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库页岛的往事应该很多,但能读到的确实很少。在有限的记述中,库页岛的历史不无缺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即便如此,它也在启示我们思考历史、展望未来。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王元崇 著
文汇出版社
常被忽视的中美相遇故事
国家图书馆 李东屹
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今天最热门话题之一。时代变换下两个大国的相互依赖和竞争、冲突,牵扯着整个世界的目光。但这一切并非突如其来,中美充满恩怨纠葛的长篇故事,早在两个多世纪前就已开始上演。
本书回顾了中美相遇那一段常被忽略的特殊时期:今日霸主美国在当时还处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它与中国如何开始接触并不为主流叙事看重;然而,中美正是从那时开始试探、往来,逐渐显露出延续至今的特征。
中美是在截然不同的处境下相遇的。正处于百年扩张中的美国带着强烈逐利欲望而来,它跟随其欧洲表亲强硬地闯入东亚市场,对入美的华人既利用、又排斥;而某些时候,它姿态温和友善,甚至刻意编造平等互利的梦想、向中国开放其“文明”。大洋对岸的晚清帝国则在千年变局下挣扎求生,摇摆于勉力革新和固守旧习之间,正好与崛起中的美国相遇。这塑造了中美交往的复杂与独特,最终改变了彼此、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
中美最初碰撞出的系列故事,大量引述了历史人物留下的材料。透过他们的视角,身临其境地体验其所思所感,才能真切地认清历史“何以如此”;其中一些记录更是打破了人们旧有认知,揭开了时代背景下的另一个侧面,让今人看来百感交集。
中美早已今非昔比,但过去留下的痕迹仍然深刻。美国社会的矛盾心态、政客们的夸张言辞、经济与外交的权衡……至今不时浮现。书中故事能帮助我们理解大国关系的丰富内涵,也能引导我们在面对世界时慎思明辨,把握住更全面、更精细的世界图景。
来源:@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