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文化古迹:橘子洲

  • 发布时间:2023-11-05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12
图片图片图片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华夏文明,
而文化古迹则是文明的见证者。
通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风俗等,
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它是毛主席钟爱的橘子洲。

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

意气风发的毛泽东

常与同学伫立洲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

百忙之中,

毛主席曾八次登上橘子洲。

本期『贝贝国学 文化课堂』

带领大家一起云游橘子洲,

领略橘子洲的诗情画意和历史底蕴!

图片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

即可观看橘子洲的故事~

图片



图片

与岳麓山为邻、以湘江水做伴的橘子洲,以盛产美桔而得名。由南至北横贯江心,从空中俯瞰,犹如一艘停靠在湘江的巨大航母。它是全球城市中最长内河绿洲,素有“天下第一洲”之美誉。橘子洲形成于公元305年,由湘江浩浩北行抛卸泥沙堆积而成,在近2000年历史长河中执着地沉淀,终因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而闻达于世。   

图片图片


图片

“天下第一洲”

橘子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史书和古今名人游记上多有记载。橘子洲以风景绮丽著称,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任长沙掾(即长沙府的副官)时,曾作《潇湘八景图》诗,把橘子洲尾一带描绘为“江天暮雪”:“蓑笠无踪失钓船,彤云黯淡混江天。湘妃独对君山老,镜里修眉已皓然。”这些古迹虽不在了,但漫天雪花静静飘落的美好记忆一直都在橘子洲。如,清学者郭悛《橘洲赋并序》中就有对橘子洲的美景进行了生动描述。

图片

清嘉庆《长沙县志》中的橘子洲。

图源/陈先枢

图片

1925年深秋,32岁的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仰望着麓山红叶如火,望湘水滔滔北去,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历史叩问。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自此诞生。这一呼,让受压迫的人们在前赴后继的战争中坚强地站了起来,牢牢地握住手中的枪,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一呼,让橘子洲从此成为蜚声中外的“天下第一洲”。

图片

橘子洲旧影。

图源/陈先枢

图片

2004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橘子洲景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将整个橘子洲建设成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以“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主题,以探访伟人踪迹,凸显红色旅游,展示湘湖文化,突出生态休闲为主要游赏内容的“生态之洲”、“文化之洲”、“生命之洲”。

图片

100年过去了,山河巨变,盛世如愿。如今的橘子洲,无论是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洲头广场、问天台、望江亭、朱张渡、《沁园春·长沙》诗词碑、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馆等文化历史类景点,还是桃园、竹园、桂园、梅园、桔园等生态园林类景点,抑或是百米高喷、焰火广场、音乐喷泉、沙滩公园、水上公园等运动休闲类景点,橘子洲广受海内外游客青睐,成为长沙文旅的一张闪亮名片。

图片

其中,洲头的青年毛泽东雕像是所有人必打卡的一站。雕像总高32米,长83米,宽41米。飘逸的长发,俊秀的脸庞,轻锁的眉头,深邃的目光朝向东南方,下巴的那颗世人熟知的痣,凸现出独特个性,再现一代伟人的气质。


图片

诗词中的橘子洲

除了毛主席,

历史上有无数名人曾登上橘子洲,

并为它留下诗句。

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几首

关于橘子洲的诗词!

图片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刘长卿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

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

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

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杜甫

暮年且喜经行近,

春日兼蒙暄暖扶。

飘然斑白身奚适?

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

橘洲田土仍膏腴。


阅读推荐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橘子洲不断浸染着湖湘文化

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本期阅读推荐——《长沙橘子洲》

一起在书香中探寻橘子洲的

“前世今生”!

内容简介:本书既有橘子洲的概况、民俗文化、传说故事、旅游胜地,又有渡学、历史风云、长沙开埠,还有工业遗产、航渡、民俗风情、艺文选粹等;既整体地介绍了橘子洲,又有着作者对橘子洲、对历代诗文的独特理解。翻着这部书稿,仿佛穿游于橘子洲的历史和现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