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彰显出独特的高雅品味,散发出浓郁的历史韵味。漫步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可以听见沉静祥和的声音,可以感受到历史悠然的呼吸。
本套书单将带您趣读传统文化,重拾古人智慧。
01
《茶文化十二讲》
作者:尤文宪
关于茶的起源时间,民间有很多传说。有人认为起源于上古,有人认为起源于周代,也有人认为起源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代以前的史书中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陆羽写出《茶经》才将荼字写成“茶”,但是茶始于神农的传说的确是存在的。
中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传说神农有一个水晶般的透明肚子,吃下什么东西,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的人,茹毛饮血,因此经常生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树木的嫩叶时,发现其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到处流动洗涤,好像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不足以证明茶的起源时间。现在的史学家、植物学家、茶学者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茶树起源地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某个属种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仅云贵高原地区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主要地位。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从地质变迁的角度看,某种物种变异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多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的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可见,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变异多、资源丰富的地方,理应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推荐理由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还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饮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在茶的发现、栽培、加工、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与发展上,为人类进步与文明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02
《故宫六百年》
作者:阎崇年
六百年前,在北京、在中国、在世界,发生了一件具有政治、文化意义的大事: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皇宫奉天殿(今太和殿)暨殿前广场举行盛典,向臣民、向天下,庄严宣告:北京宫殿“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已告成”。以北京皇宫坛庙告成,接受朝贺,大宴群臣。这就表明,明朝北京宫殿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已经建成。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再次表明: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复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东南建十王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是成。
北京故宫博物院在198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故宫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北京故宫有过辉煌、有过凯歌,也有过沧桑、有过悲泣。这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中,一座巍巍高山的历史见证,一段滚滚江河的历史实录。
北京故宫,文化元素纷繁灿烂,琳琅满目,但其核心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其一,是建筑。故宫占地面积72 万平方米,建筑占其多的空间。这些中华古典建筑,殿堂台阁,宫院亭榭,壮丽辉煌,丰富多彩。
其二,是藏品。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180 多万件文物,其器物、书画、典籍、档案、珍玩、瓷器、丝绸、珠宝、家具、陈设等,物华天宝,珠玉华翠,天禄琳琅,美轮美奂。
其三,是人物。这里的人物指的是宫廷建筑的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守护者,从帝王将相到太监宫女,从文化精英到外域使臣,从各色工匠到宫廷帝后,都离不开故宫建筑的舞台、场景。这里的人物还指的是故宫藏品的制造者、使用者、欣赏者、收藏者。
可以说,自北京故宫建成六百年来,中国几乎所有的名人,都同北京、同故宫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故宫的建筑、藏品、人物三者以及其他元素的互动、演绎,成为故宫六百年的历史。
推荐理由
故宫无与伦比的宫殿气象,历经六百年风霜,依旧熠熠生辉。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将明清600多年历史从头细细捋来,分别讲述明代故宫、清代故宫、民国故宫和新中国故宫四个时期的历史,从明永乐十八年,一直到2020年,再现了故宫整六百年的风云变幻。
03
《节日的传说》
编著:亲近母语研究院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并遭馋言被免去官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其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逐渐发展成棕子。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爬上岸,吞性畜伤害人命。一次“年”兽闯进村。见老人身披红袍。“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走了。从此以后,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放爆竹,用来驱赶“年”兽。这个风俗越传越广,从此就有了“过年”。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放鞭炮、放烟花等。
推荐理由
本书是专为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节俗、十二生肖等传统文化的孩子创作的,通过一个个传统文化故事,展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节俗,生动地再现了十二生肖的由来,以及发生在每个生肖中的有趣的故事。
04
《趣读史记故事》
作者:张芳
战国时期,赵国弱而秦国强。当时赵国有个蔺相如,靠着超人的才智、志气与口才,谱写了完璧归赵和绳池会面的两大壮举被封为上卿,比赵国最出名的将军廉颇的官位还要高。
这下廉颇可老大的不乐意了,他觉得自己为国家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应当为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尽然官居自己之上。既然不服气,心直口快的廉颇公开扬言说:“我见了蔺相如,定要羞辱他。”当蔺相如听到廉颇的图谋后,只是轻轻一笑,并尽量幸免与廉颇见面。即使是上朝,也与之错开。
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吩咐手下用各种方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终蔺相如只好打道回府。
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这件事后,纷纷提出要辞职,为什么呢?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爱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此时此刻您竟然对傲慢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此时此刻不敢来侵扰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爱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特别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今,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挚友,齐心为国效力。
我们给孩子讲这个故事,是告知他有错就改,不要为了虚名而置大局于不顾。真正的挚友,是要让对方成长,让对方变得更有价值。另外,这个故事还告知我们,沟通方式特别重要,假如蔺相如一开始就跟廉颇说自己是为了大局在容忍你,廉颇听了反而会认为蔺相如虚假,更不坚信。只有你在付出必须行动后,再借助别人的口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方才更情愿承受。
推荐理由
这套书是为孩子量身打造的一套趣味漫画版史记故事,让本就不枯燥的历史变得更加吸引人,以孩子的视角解读史记,用孩子的语言叙事历史。
05
《中国民间故事集》
作者:朱大可
在周王朝的历史上,褒姒是美丽的女人。她的母亲是夏朝王宫里的宫女,十二岁那年,因为观赏了一出神奇的祭祀仪式,莫名怀上了孩子。这个奇异的孩子一直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四十年的时间,直到夏朝覆灭,周朝建立之后,才呱呱落地。婴儿天生具有卓绝的美丽,她的眼睛灿烂如同夏夜的星辰,她的皮肤白皙得好似珍贵的白玉,她的笑容能让花儿提前绽放,她一哭泣天上就聚集层层乌云。
周朝的姜王后听说了这个孩子的出世,觉得这个孩子的来历太过诡异,赶忙请人为她占卜。“这个女娃娃将来会成为祸乱王室的祸害呀。”占卜的官员反复演算,认定女娃娃是个不祥的人。
姜后听说后,赶忙用草席包裹着婴儿,丢弃到二十里外的河水里。她认为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婴儿,肯定很快就会被河水淹死。
可女娃娃并不惧怕河水的威力。她的美貌吸引了在河水边嬉戏的鸟儿,一只只、一群群的鸟儿汇聚在她身边,纷纷用嘴巴叼住草席的一角,合力将她拖到岸边,逃过一劫。
这百鸟飞鸣的神奇景象被一名男子收入眼中。这名男子刚刚失去了妻子,内心十分悲痛,却意外看到这奇异的景象,他认为自己和这名美丽的女娃十分投缘,就为孩子取名为褒姒,收养了她。
褒姒一天天长大,她的姿色一日比一日动人。哪怕只是穿着普通村妇的服装,也丝毫遮掩不了她如芍药一样艳丽的容貌,连河水都因为沉醉于她明媚的容颜,而一度忘记流动。
在褒姒十四岁那年,褒姒惊心动魄的美丽传到了周王室的耳朵里,很快,周幽王便将褒姒娶回了宫中。
在王宫中诞生的褒姒,又回到了她真正的故乡。她的命运,注定与这座王宫紧密相连。
周幽王是姜后的儿子,自从娶了褒姒这样的绝色美人,终日沉迷于她的美貌之中。他为褒姒精心打造了一座华美、优雅的高台,碧水围绕,烟霞浮动,仿佛置身于云端的仙人府邸。周幽王在高台上一待就是三个月,连早朝也不参加,国家都不治理了……
推荐理由
《中国民间故事集》是由著名学者、文化评论家朱大可教授为少年儿童主编的一本民间故事集,全书甄选了20个流传千百年的民间故事,诸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烽火戏诸侯》《伯牙摔琴》《木兰从军》等,全书文风生动活泼,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的前因后果,配以精美有趣的插图,使得原本感觉“古旧”的中国民间故事重新焕发了童趣的光彩。
06
《墨子公开课》
作者:刘亚玲
俗语有云:最大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声音,最厉害的武功招式是无招。这话似乎有些虚无缥缈,但用在“爱”上就好理解了,伟大的爱是无言的爱。
从古至今,“爱”也许是出现频率的一个字,它被人们永远地追寻,被人们虔诚地崇拜……爱是至言,爱是真理,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寻找到了爱,就寻找到了幸福。现在我们以近的距离,超越时空的障碍,靠近墨子,与墨子面对面地交谈,倾听他那闪着哲学光辉的语言,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我们从中将获得人生的大智慧,洞见历史深处的大光明。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为他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他也是位大爱无言的圣贤,因为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上位站在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大家。
墨子出身贫寒,他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即使有了名气,也没有因为被人们看重而让自己的生活改变,为自己捞些好处。他始终都和学生们一起穿粗布,系草鞋,勤劳动,以吃苦为乐事,并自称“贱人”。
在他身上,真正体现出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只不过,从现在人的一些视角来看,似乎他活得有点“不太潇洒”,而正是这种“不太潇洒”让他保持了生命永恒的辉煌,也正是这种“不太潇洒”倡导出了一个民族优秀的品质——兼爱。兼爱,就是人与人之间宽容、平等、互相理解,强大的不欺侮弱小的,聪明的不欺侮愚笨的,富裕的不欺侮贫困的。在诸侯征伐、战乱纷飞的年代,贫苦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对他们来说,生的希望是渺茫的,只有死的危险才是经常光顾的;而弱小的诸侯国则是强大的诸侯国的口中之物,朝不保夕。墨子倡导的“兼爱”的根本出发点,正是为了阻止“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的暴虐行径,使弱小的诸侯国能摆脱灭亡的命运,使受欺压凌辱的人民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出于这样为贫弱者代言的动机,墨子的“兼爱”学说总是着眼于实际的利益,让每个人能够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目的。他说:“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这就是“兼相爱,交相利”的道理。
很显然,他的这些道理,都是真正从贫困的民众和弱小的诸侯国利益出发的。不论是君臣也好,父子也罢,让大家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做到真正相亲相爱。这和儒家等级森严的以血亲为宗法本位为核心的“仁爱”学说相比,是更加人性化的。
推荐理由
《墨子》书中蕴涵的思想极其丰富,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墨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博爱、最现代意识的思想流派,其宣扬兼爱的伦理道德,倡导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思想,主张节用、节葬的经济理念,对我们今天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促进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让阅读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