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泰和红色记忆34:参与发动三十都暴动——肖拔群

  • 发布时间:2023-12-24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12



泰和

红色记忆



       泰和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著名的原中央苏区县。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泰和的革命先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信念坚如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缔造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一首首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泰和壮歌,镌刻出一部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泰和篇章。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革命人物篇



参与发动三十都暴动

——肖拔群


肖拔群 (1896-1928),别名才岁,又名迪生,泰和县冠朝镇雷塘村人。

他家境清贫,15 岁那年才上学,仅读了6年私塾便辍学了。蒙亲朋器重相聘,自1918 年到1927 先后在文塘、云亭、大冈、月池等学校任教8年。

肖拔群在执教时,深知读书的宗旨,教书的意义。他认为:读书教书都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居人之上,而是求得知识,为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为造福于人类作贡献。所以,他在教学过程中,灌输进步思想,课程编入新内容,课外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他时常对学生讲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旨在教育学生懂得立志求学,投身革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并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革命宣传。课余时间,他常给学生扎纸灯笼,灯笼上写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晚上带领学生在文塘一带村落游行,乡亲围观者甚多。他还教会学生用竹子做箫做笛等乐器,教唱革命歌曲。他编写了一首“吹箫谣”,歌词是“一根竹子直苗苗,细挖小洞学吹箫,箫要对准口,口要对准箫,箫中吹出新时调。好好好、好好好,箫中吹出新时调。”他领着学生唱革命歌:“帝国主义者,军阀资本家,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快团结起来,时刻准备着,打打打,打打打。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呀!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快团结起来,劈劈拍,劈劈拍。杀死反动派,建设苏维埃。咳!革命红旗插遍天下。”由于他在课内课外一切教学过程中,灌输了新思想、新内容,学校校风、学风都呈现一派崭新气象,学生个个朝气蓬勃,努力求学,奋发进取,追求革命真理立志为社会办事业。

肖拔群身为教师,以教书为职业,沤心沥血教诲学生,同时又满怀革命激情,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1926年,肖拔群由康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文塘党支部书记和区农协会主席。当时,翁德阶在冠朝云亭小学任教,康、翁经常往来于云亭、文塘,同肖拔群一起共谈国事,探求革命真理,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禁烟禁赌,废债抗租,捉土豪罚款,破除农村邪风旧俗1927 年,他和康纯、翁德阶、胡运椿、肖南薰等领导冠朝、上模农民自卫军,并得到万安曾天宇、肖玉成领导的万安农民自卫军的支援,发动了泰和三十都暴动,一举攻下了泰和县城,同年任泰和县农民部长。三十都暴动的影响遍及上模、冠朝、塘洲以及万安的八斗、兰田等30多个大小村庄,到处掀起“三杀”、“五抗”和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武装的斗争。三十都暴动的意义就在于:广大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敢于拿起武器,向国民党反动政府斗争。因此,当时敌县长高本初、冠朝靖卫团头子邓振雄、守望队长尹传木等对肖拔群则恨之入骨,声言:“一定要活捉肖拔群。捉不到肖拔群,三十都的鹅卵石也要过刀。”1927 年冬,革命形势急剧变化,康纯、翁德阶、胡运椿等转入万安罗元洞茅兰坑一带隐蔽,肖拔群则在万安八斗刘庭稀家隐蔽。敌人一时没捉到肖拔群,便把肖拔群的房子放火烧了。这样还不罢休,1928年春,通过雷塘一个外来户叫老张的坏蛋告密,邓振雄、尹传木再次出动 100 多人来到雷塘围捕肖拔群。这时肖拔群的确在家,听到屋外风声,早己躲藏在村前山脚下一穴寿坟洞里,身上还带着一支驳壳枪。坏蛋尾随盯哨,群匪一进村,便引到坟前,尹传木扒进坟穴要揪肖拔群,肖拔群这时心想,要一枪结束这个凶手是容易的。但村里老少全在场,一声枪响,便会给众乡亲带来更大灾难,宁愿自己死,也不要连累乡亲们。于是,他当机立断,挺身而出,劝导乡亲,不要害怕,不要悲伤,振奋精神,坚信革命最终是要成功的。

1928 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天空乌云密布,南门洲上风沙弥漫,赣江波涛咆哮,凶残的敌人向肖拔群下毒手了。刽子手先将他的心挖去,然后一阵乱刀把肖拔群戳死在南门洲的沙滩上。临刑前,肖拔群慷慨陈词:“杀了我一个肖拔群,我背后还有千千万万个肖拔群!革命者是杀不尽的!”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那时肖拔群正好 32岁。

为国殉难的肖拔群虽然离开了人间,但是英烈精神却是永存的。



        来源:中共泰和县委党史办





关注公众号,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