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
红色记忆
泰和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著名的原中央苏区县。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泰和的革命先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信念坚如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缔造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一首首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泰和壮歌,镌刻出一部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泰和篇章。
革命人物篇
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党的秘密
——刘球贤
刘球贤(1913-1935),又名刘桂苟,泰和县万合镇菰塘村人。
刘球贤从小聪慧机灵,8岁入私塾就读一直到16岁。这期间,中国革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在各地建立组织,使得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万合乡在吉安东固革命热潮的推动下,在中共泰和区委的领导下,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广大农民纷纷组织起来建立农会与封建势力、地主恶霸进行斗争。刘球贤亲眼看到了大革命的热烈景象,在他的心灵里播下了反封建反土豪劣绅的革命种子。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革命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农民暴动风起云涌。1927 年11 月,泰和县发生了上千农军攻打县城的“三十都暴动”这次暴动影响极大,使刘球贤深受教育。1929 年,他弃学从商,认为这样能接触社会,了解民众。所以,他在罗家圩私人杂货店当学徒时,就经常和乡苏维埃政府的人来往,接受革命熏陶。1930年,曾山常在万合乡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在其教育和帮助下,刘球贤投身革命。同年 10月,由万合乾冈十四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广明推荐,刘球贤担任该乡政府的文书职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 年被调到驻在灌溪的泰和县苏维埃政府任文书职务。刘球贤年轻劲头大,热情高,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深得曾山等领导同志的称赞。1932年转战到江西宁都县,省委任命他为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1933 年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当时国民党向中央苏区进行了疯狂的围攻,战斗频繁,局势紧张,刘球贤随省委机关转迁宜黄、乐安等地。在敌强我弱的情況下,省委机关全部冲散。1935年2月间,刘球贤和部分机关工作人员隐蔽在宜黄、永丰一带山中。但是,由于人生地不熟,在永丰龙风被敌人发现而被捕。敌人把刘球贤等人押送到宁都,对他软硬兼施,严刑拷打。刘球贤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党的秘密,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情操和气质。敌人没有办法,把他转押南昌监狱。1935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刘球贤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2岁。临刑前,他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 慷慨就义,为党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来源:中共泰和县委党史办
关注公众号,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