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美丽长江研学游
研学游记
欢欢喜喜过大年,多彩研学游泰和。2025年1月15日,泰和县图书馆组织开展“守护美丽长江研学游”活动。
JAN
15
研学活动照
研学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研学的记忆却在每位返乡大学生的脑海中愈渐清晰。研学结束,大家将内心的万千感慨诉诸笔端。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大家将所思所感凝聚成动人篇章,下面,选取部分精彩感想与您共享。
壹
泰和图书馆研学之旅
匡文珍|新余学院
生活不止眼前的书桌,还有诗与远方;学习亦非仅在书本之中,更在广阔天地之间。当“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完美邂逅,一场触动心灵的奇妙之旅便悄然启程。在这个满怀期待的日子,我们踏上前往马家洲集中营与蜀口岛的研学征程。早上8:30在泰和文苑,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笑意盈盈,大巴车犹如忠诚的伙伴,等待着带我们奔赴这场知识与美景交融的盛宴 。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马家洲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踏入纪念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缓缓前行,一处满是纸张的工作场景吸引了我,昏黄的灯光摇曳着,一张张纸张漂浮在眼前上,我看到了一台陈旧的发报机孤独的在玻璃罩里,而就在我凝视它的时候,一阵“滴答,滴答,滴答”的电报声,突然划破寂静,那声音,清脆却又带着一种无形的沉重,一下一下,敲打着我的心,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信仰的力量馆,我们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每一个故事都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弦。那些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守信仰,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听完讲解,我们集体诵读了革命者吴大可的《勇敢地去吧》,激昂的声音在馆前回荡,仿佛是对先烈们的庄严承诺。
告别了马家洲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我们前往蜀口生态岛。一下车,来到爱塔景点,登上15层楼高的玻璃桥,走在五彩斑斓的玻璃栈道上,脚下是几十米的高空,每一步都让人感到心跳加速,但当克服恐惧走到桥中间时,又充满了成就感。随后大家整齐地站在玻璃桥上,随着一声清脆的领读声响起:“你从雪山走来……”,众人齐声诵读起《长江之歌》。“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激昂的语调在江面上空回荡,与赣江潺潺的流水声相互交织,仿佛在奏响一曲赞美赣江的乐章。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映照着一张张充满朝气与激情的脸庞。每个人都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感受着赣江的雄浑壮阔,体会着它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伟大精神。之后组织的高空漂流项目真是刺激非凡,坐在皮筏艇上,顺着湍急的水流飞速而下,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和同学们的尖叫声,在滑行中,橡皮艇不时急转弯,感觉随时都会被甩出去,最后橡皮艇冲进了一段较为平缓的滑道,速度才逐渐慢了下来。
不知不觉,我们的研学游活动也接近尾声。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更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马家洲集中营,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蜀口岛,我们亲近自然,释放活力。这一天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努力学习。
贰
研学之旅:游诗画江西,探寻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曾韵涵|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2025 年 1 月 15 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怀着期待之情,参与了由泰和图书馆组织的研学活动。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天里,我既体悟了历史的深沉厚重,又领略到了大自然的迷人魅力,可谓是收获满满。
上午八点三十分,伴随万道霞光,我们正式踏上了研学的路程。首站抵达的是马家洲集中营,这里承载了一段沉重的历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先烈们的精神却如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的心间。步入马家洲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仿佛正向我们轻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过往。伴随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感受到当时的烽火和硝烟。紧接着,我们走进遗址,昏暗的幽禁室,简陋的牢房,框住天空的狭隘庭院——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铁骨铮铮映日月,英魂永存照乾坤。革命烈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高尚情操我们怎能忘怀?在集中营前,我们集体诵读了《勇敢地去吧》。“将流尽最后的血/作决死的搏斗/冲向原野去冒着黑暗奔去/你像啃断缰绳的野马/带着你们的胜利” ……激昂高亢的声音在空气中久久回荡,那是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仰与无尽追思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他们的英勇无畏,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这份深情厚恩,我们永远都不能忘却。
告别马家洲集中营后,我们来到了如诗如画的蜀口岛。蜀口生态岛恰似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于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在这里,我们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诵读活动——诵读《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伴随着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我仿佛亲眼目睹了长江奔腾不息的宏伟景象,深切感受到了它那磅礴浩瀚的气势。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孕育了无数的生灵,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与荣辱,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将我们紧密相连。
在蜀口岛,我们还体验了惊险刺激的高空漂流和玻璃桥项目。从高空顺流而下,感受着水流的猛烈冲击和速度带来的激情,让人忍不住连连尖叫。站在玻璃桥上,俯瞰四周,水清若空,波弄日光。然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们也留意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场景——地面上有部分游客随意丢弃的垃圾。于是,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主动帮忙清理蜀口洲的垃圾。大家纷纷拿起垃圾袋和工具,认真仔细地捡起每一片垃圾。“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我们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倘若每个人都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爱护环境,我们的家园必然会变得更加美丽宜人。
此次研学活动,使我收获颇丰。在马家洲集中营,我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坚定信念和“公子有腰不可折,势利不屈惟高歌”的高洁精神;在蜀口岛,我领略到了“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的秀美风光,也清晰地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长江,它不单是地理层面上的一条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我们要传承先人的精神,如同长江一般,奔腾不止,奋勇向前。同时,我们也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让它永远清澈、永远美丽。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绿色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叁
探寻长江文化,共赴新春之约
刘嘉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自古以来便是人文渊薮之乡,“欢欢喜喜过大年 诗画江西任你游·守护美丽长江 做长江文化使者”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游玩经历,更是一次深入了解长江文化,感受江西魅力的难忘旅途。
一踏上马家洲集中营这片承载沉重历史的土地,肃穆之感便扑面而来。潮湿昏暗的牢房、残酷的刑具,无声诉说着革命先烈们遭受的苦难。听着讲解员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我仿佛看到先烈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坚守信仰,为革命胜利顽强抗争。他们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以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捍卫着心中的理想。遗址门外青竹铮铮,一如我们宁死不屈的英雄。关押房内难见天日,却无法阻碍先烈们追逐光明的决心。在这片土地上,我深刻领悟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心中充满对先烈们的崇敬与感激。
告别马家洲集中营,登上风光旖旎的蜀口洲。踏入蜀口岛,仿若置身世外桃源。赣水青碧,云雾缭绕,俯仰多美景,入目皆葱茏。在高空看台上俯瞰蜀口岛全景,望着奔腾不息的江水,我深刻感受到了长江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磅礴气势。江水滔滔,裹挟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奔涌向前。我们在岛上体验了趣味横生的漂流项目,齐心协力清理岛上的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美丽长江”的使命。
此次研学活动收获颇丰。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让我们对长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当做好长江文化使者,让家乡文化之风长存,守护好这一方水土。我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积极传播长江文化,为守护美丽长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肆
传承红色文化,守护美丽长江
张晶|上饶师范学院
在馆长的带领下,我们参加了主题为“欢欢喜喜过大年,诗画江西任你游,守护美丽长江,做长江文化使者”的研学活动,赴国家4A级景区马家洲革命历史纪念园和蜀口生态岛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看到了属于泰和的绿色文化,增强了环保意识,并且深刻感受到了根植于泰和本土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革命圣地宛如熠熠生辉的明珠,承载着往昔峥嵘岁月的厚重记忆,闪耀着永不磨灭的红色光芒。踏入马家洲集中营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我仿若穿越时空的隧道,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收获了诸多深刻而隽永的感悟。漫步于马家洲集中营的旧址,那些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桌椅,还有那充满年代感的标语,皆是无声的诉说者。它们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了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永不放弃,团结一致的英勇壮举。那些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烈士们,他们的生命虽已消逝,但他们的精神却如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参观完马家洲革命历史纪念馆后,我们前往了蜀口生态岛。登上蜀口岛玻璃桥,闭上眼睛,聆听风的声音,感受轻风吹拂过脸庞,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洗礼。眺望远方,欣赏着水天一色的美景,我深深被长江的广阔所折服,它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出发,途经11个省会,跨越时空,千年万年的流淌着,最终汇入东海。它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滋养了沿岸的亿万人民。
返程路途上,坐在车里,我仍深深震撼于长江的辽阔以及革命的艰难,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但我最清楚的是,我应当永远铭记历史,铭记那些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铭记属于泰和的这份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与此同时,要增强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低碳,守护我们的长江。
伍
走进长江
康敏慧|南昌工学院
在长江之畔,马家洲集中营与蜀口洲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等待着我们的探索。
走进马家洲集中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设立的秘密监狱,被称为“江西的渣滓洞”。从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这里囚禁了近500名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来到这里,一座座古朴的建筑诉说着先辈们的坚毅,我穿梭在岁月时光中聆听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受先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走进集中营旧址,仿佛能听到那段峥嵘岁月里革命先烈们的呐喊声,感受到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旧址由王氏宗祠和几栋民房构成,四周曾建有高墙和尖竹篱笆,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陈列馆通过“反共暗流”“人间魔窟”“铁窗烈火”三个章节,讲述了这段水深火热的历史。复刻版的“马家洲集中营审讯室”里,拶指、老虎凳、绞绳、烙铁等刑具,让人不禁感慨革命先辈们所承受的苦难。墙面上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口号,仿佛在诉说着先烈们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力。
长江之畔的蜀口是一处风景秀丽的风景区,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岛”。走进蜀口洲岛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还有大片的湿地和湖泊,站在沙地旁长江之水缓缓流淌,水面的波纹荡起,诉说着江水的柔情。江水旁的游乐设施又带给人惊险与刺激。漫步在蜀口洲,可以乘船游览,欣赏湖光山色;可以畅享游乐,体验速度与快乐,可以观鸟摄影,记录自然之美。
从马家洲集中营到蜀口洲,一路走来,从历史的沉重到自然的轻盈,从红色记忆到生态之美,这两个地方,给人一场跨越时空的赣江之旅体验。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不屈精神,也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无论是漫步在古村的青石板路上,还是乘船穿梭于长江的波光粼粼中,它们都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
长江,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奔腾不息,源远流长。江水孕育了生命也滋生了无数文化,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在江水的滋养下枝繁叶茂。怀着对长江的敬畏与热爱,我踏上了这场守护长江的奇妙之旅。
长江之畔我们齐声朗读《长江之歌》歌颂长江的美丽与气概,朗诵声在江水旁回荡,诉说着我们对长江的情感。志愿者们手持工具与垃圾袋沿着江边仔仔细细地清理着垃圾,大到泡沫板小到塑料袋。在沙地旁遗留的垃圾被纷纷捡起,他们鲜红的马甲在冬日里显得格外温暖,守护长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从不乱扔垃圾做起,尽自己所能保护长江,发扬文化。
陆
探索泰和马家洲集中营与蜀口岛的红色与绿色之旅
匡雨婷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学习的季节里,我有幸作为图书馆志愿者踏上了一段前往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的研学之旅。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两个极具历史与自然魅力的地方——马家洲集中营旧址与蜀口生态岛。
第一站:马家洲集中营旧址——铭记历史的红色印记
清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我们前往马家洲集中营旧址的车窗上。抵达目的地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被岁月侵蚀却仍显庄严的王氏宗祠,以及一排排古朴的民房。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囚禁和迫害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秘密监狱。
漫步在集中营的遗址中,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两层围墙、厚实的木板囚室、密不透风的小窗,每一处都透露出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听着讲解员的讲述,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段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为了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走出集中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段历史不仅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第二站:蜀口生态岛——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午后,我们驱车前往蜀口生态岛。与马家洲集中营的沉重氛围不同,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蜀口岛四面环水,森林茂密,是一个天然的氧吧。踏上岛屿,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我们一起踏上玻璃桥,眺望着碧水青山,一同喊出了那句“欢欢喜喜过大年,诗画江西任你游,守护美丽长江,做长江文化使者。”我们在体验完漂流之后,来到一大片草地,每个人牵着塑料袋开始捡拾地上的垃圾,不怕脏不怕累,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口号化作实际行动,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
结语:红色与绿色的交融,历史与自然的对话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和谐共生。马家洲集中营旧址让我铭记了历史的厚重与悲壮,而蜀口生态岛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这两个地方,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充满了魅力与价值。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次旅行的记忆与感悟,继续探索这个多彩的世界,不断学习、成长与进步。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这段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奇妙旅程。
本次研学活动虽已落幕,但在征途上,我们永不止步。愿大家带着研学收获,在未来日子里知行合一,奋楫扬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