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红色经典咏流传江西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袁玉冰泰和县图书馆,赞7红色,是一种激情,一种信仰,一种力量。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奋斗的底色。让我们共同诵读红色经典,让红色经典咏流传。为迎接祖国华诞,泰和县图书馆特推出《泰和红色经典咏流传》系列视频。今天推出的是《江西最早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袁玉冰》,撰稿、朗诵:华北电力大学肖修齐。“光阴去我太匆匆,忽忽年临二十中。矢愿从今坚立志,要为世界主人翁。”是年仅二十岁的袁玉冰——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时——挥笔写下的铿锵誓言,也成了他一生的无悔追寻。袁玉冰,泰和县老营盘镇马齿坑村人。他是江西省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与赵醒侬、方志敏并称“江西革命三杰”。1921年,袁玉冰被推举为《新江西》主编。在《新江西》的创刊号上,袁玉冰写的《我的希望--新江西》一文,痛斥了官僚军阀相互勾结、祸国殃民的罪行。1922年,初入北京大学的袁玉冰结识了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李大钊把他称为一心只追求革命真理的青年,亲自介绍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
2023-10-12 15:32:27★ “最·阅读”跟着诗词游江西 ★江西渣滓洞——马家洲集中营泰和县图书馆,赞22《诀普椿》——廖承志往事付流水,今夕永诀卿;卿出革命门,慎毋自相轻。白发人犹在,莫殉儿女情;应为女中杰,莫图空节名。廖家多烈士,经门多隽英;两代鬼雄魄,长久护双清。1942年,廖承志被叛徒告密被捕入狱,6月5日,被押往泰和县马家洲集中营囚禁,饱受折磨。这首诗便是廖承志在狱中向妻子经普椿诀别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告别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推开集中营旧址厚重的大门,屋瓦接堞,房间内原封不动地保存了各种刑具。“满布铁锈的老虎凳、已被血染得暗黑的拶指、巴掌大的铁烙……”在这里,敌人曾试图以酷刑动摇革命志士的信念。但廖承志等人并未因此屈服,他们通过饭中夹纸条,门缝、壁缝塞纸条,厕所里、书壳里、衣缝里藏纸条等方法传递消息,互通情报,组织狱中斗争。 走进马家洲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张张烈士遗容、一行行战斗诗篇、一件件文物资料向人们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残酷历史以及廖承志、吴大可、张文彬
2023-10-12 15:30:27泰和红色记忆 泰和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著名的原中央苏区县。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泰和的革命先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信念坚如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缔造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一首首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泰和壮歌,镌刻出一部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泰和篇章。革命人物篇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王泉媛王泉媛(1913-2009),原姓欧阳,1913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泸富村贫苦衣民家庭,11 岁当童养媳改姓王。王泉媛的人生,有人用9个数字进行了概括:“一生坎坷,两袖清风,三过草地,四爬雪山,五次婚姻,六个孤儿,七次遇难,八陷暗算,九死一生。” 磨难,几乎是她人生的全部。1930 年4月,年仅17岁的王泉媛参加敖城农民暴动后,在湘赣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指阳区委少共妇女部长、吉安县少共妇女部长、湘赣省委妇女主席团成员、 湘赣省文化部巡视员等
2023-10-12 15:28:16名为音乐的“神奇魔法”1:335:20奏响生活的热爱与感动音乐是一个自由的生命,它有情绪、有灵魂、有思想,它并不具象,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实体,它的旋律扩散到空气中,被人们吸收进身体,化为情绪的能量。音乐响起的那一瞬间像是平静的湖面上有了一丝涟漪,我们会随着悲伤的旋律而难过,会跟着跳跃的节奏而欢乐。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上的调剂,更是心灵上的抚慰。其实不同的旋律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的“宝藏”,音乐更是无障碍交流的一种形式,那么本期就一起去寻找音乐背后的故事吧!《音乐爱好者》简介:《音乐爱好者》始终坚持优雅精致的办刊传统,在经典音乐的长廊里钩深索隐,以介绍西方古典音乐为主,同时涵盖中国民乐、世界音乐、音乐剧、跨界音乐、爵士乐等各种“经典”的音乐类型。杂志每期登载兼顾深度与广度、交融知识与趣味的爱乐文章。- 目录摘选 -春去,回响芳华之音;夏来,奏出青春之乐乐缘寄情之一 迟开的蔷薇于东西交汇之处寻找“永恒的当下” 俄罗斯作曲家古拜杜丽娜和她的音乐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中国 “悲悯的怪诞”:巴托克《神奇
2023-10-12 15:26:59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华夏文明,而文化古迹则是文明的见证者。通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期『贝贝国学 文化课堂』带领大家云游文化古迹探寻文明之源,领略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阁像与山齐,何人置天梯?三次兴工,历时九十年,几代人用虔诚将它浇铸。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在它脚下交汇,一千多年的潮起潮落里,它屹立不倒,守护一方平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乐山大佛,感受它的神奇魔力!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观看乐山大佛的故事~踏入乐山大佛景区,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祥和和宁静。沿着青山绿树欣赏着绵延的美景,穿过蜿蜒曲折的小路,拾级而上。当逐渐接近山顶时,顿时感受到了乐山大佛的拔地倚天的气势。它高耸入云,威严庄重,俯瞰着众生,也守护着众生。·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屹立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通体高七十余米,头高约15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的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
2023-10-12 15:11:25念京剧之悠而悠。京剧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戏曲形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起源于清朝初年的北京,取材广泛,涵盖历史、神话、传说、戏曲、小说等题材,通过音乐、唱腔、表演、服饰、化妆等元素,展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国粹京剧的世界,一起去看看吧~壹/京剧来源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 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喻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贰/表现
2023-10-12 14:03:09泰和红色记忆 泰和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著名的原中央苏区县。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泰和的革命先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信念坚如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缔造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一首首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泰和壮歌,镌刻出一部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泰和篇章。革命人物篇腰缠万贯的乞丐——刘启耀刘启耀画像刘启耀,兴国县龙口乡睦埠村人,原来是撑竹排的工人,后来担任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第五次反“围剿”时,中央苏区被敌人包围,经济上十分困难。刘启耀想尽各种办法节省革命经费,从 1934 年起,他坚持从家里带米到省苏维埃政府办公,节省公家伙食,支持革命战争。刘启耀回家背米,旁人风言风语,他老婆开始不理解,埋怨地说:“你做长工的时候,还能勉强养家糊口,现在你当上了省苏主席,连饭都赚不到吃,真没用。”刘启耀并不怪她,耐心地给她讲
2023-10-04 15:02:15为迎接教育创新潮流,泰和县图书馆于9月22日上午在四楼报告厅举办一场重要的编程教师培训活动。这次培训旨在为教师们提供先进的编程教育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在泰和县的发展,培养更多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并为“2023年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文明实践活动暨首届泰和县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能力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作准备。泰和县图书馆特别邀请了趣学堂公司康为财作为讲师,向参与培训的教师们分享最新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理念和竞赛资讯。通过培训,教师们将获得更多关于比赛、计算思维、编程基础和创客教育的知识,提升他们在编程教育及比赛方面的专业能力。编程教师培训活动的举办不仅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为泰和县培养更多的编程人才、推动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相信,这将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为他们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铺平道路。欢迎使用,记得关注哟记得关注哟
2023-09-26 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