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舍先生的记忆里,北京的春节,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的热情。
过去的北京,每逢腊八,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各种的米,各种的豆,各种的干果,熬成的。于农民来说,看到腊八粥,倒有一种骄傲。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老北京的街上,腊月最先欢呼雀跃的,无疑是孩子。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就不上学了,放年假,足足有一个月。他们早就想好了,街上一出现杂拌儿,就去买,这算是第一件和过年相关的事情。
杂拌儿是一种小吃,是用各种干果与蜜饯掺合成的,有两种,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打个比方,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则用榛瓤儿。
苦学了一年的孩子,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比如风筝、空竹、口琴、年画儿等等。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以及给孩子赶做新鞋新衣,忙得不可开交。对,那时候小孩子的衣服,穷家的自己做,富点儿的才请得起裁缝做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