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大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道晚餐了——它既展示了中国各地的地域文化,又反映了各族人民对美食的定义。那么,就让我们跟随着这本《舌尖上的新年》,一起走进中国人的年夜饭吧。
中国人几乎都吃过饺子——尤其是北方,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会包饺子。饺子谐音为“交子”,有新旧年在子时交接的意思,代表好运绵延。
虽然现在生活富足了,但饺子这道流传千年的美食,仍然寄托着许多北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在南方,尤其是农村,类似饺子的春节饮食符号,应该是年糕和糍粑。温州作家林斤澜曾说:“南方人定居北方几十年,连孩子也拉扯成人了,还有过年都不包饺子的,我家就是其中之一。可是我家有一样——年夜饭头一道‘摆当中’的,必是炒年糕。”
年糕用糯米和水蒸成,可存放十天半月,吃法多样——可烤,可蒸,可煮,可炸,可炒。年糕软嫩无比,有“年年高”的美好寓意,春节时吃,非常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