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红色经典咏流传戎马光辉的一生萧锋将军 传奇故事泰和县图书馆红色,是一种激情,一种信仰,一种力量。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奋斗的底色。让我们共同诵读红色经典,让红色经典咏流传。为迎接祖国华诞,泰和县图书馆特推出《泰和红色经典咏流传》系列视频。今天推出的是《泰和红色记忆人物——戎马光辉的一生·萧锋将军传奇故事》,撰稿、朗诵:上饶师范学院肖洋。时间,抹不去岁月的痕迹,在记忆中徘徊的身影被绿色占据。姿态挺拔伫立,严阵以待,出征的号角吹响!今天的故事就从萧锋将军讲起。开国将军萧锋,原名萧忠谓,出生于1916年2月7日,江西省泰和县人,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1927年9月参加赣南万安农民暴动,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铿锵戎马的一生开始了。沙场百战行功赏,三军浴血慨而慷。人民军队栉风沐雨,从星星之火到燎原胜势,从筚路蓝缕到强军兴军,涌现出无数,像萧锋这样彪炳史册的英雄模范。抗日战争时期,萧锋首战倒马关,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华北抗日战场,他率先开展了“麻雀战”“地
2023-12-13 15:03:19泰和红色记忆 泰和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著名的原中央苏区县。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泰和的革命先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信念坚如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缔造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一首首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泰和壮歌,镌刻出一部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泰和篇章。革命人物篇泰和第一任团支书——翁德阶1904 年,翁德阶出生在泰和县澄江镇上田达尊坊村一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目睹了封建豪绅剥削、欺压贫苦农民的种种事实,心中恨透了这个万恶的黑暗社会,立志长大以后,为民解除苦难。17岁那年,他怀着强烈的求知渴望,抱着追求真理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考进了吉安第七师范学校。在学校,他喜欢阅读进步书籍,关心国家大事,富有热烈的爱国爱民之心。1924 年春,吉安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第七师范是团组织的活动中心。这时,翁德阶已是三年级的学生,在革命的影响下,他决心到工农
2023-12-13 15:01:59中 华 典 故“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八拜之交”的典故在我国流传已久,但说法各异,有人说是两人为了结交,要互相拜四次;还有人说,八拜就是“八种交情”。实际上,“八拜之交”来源于八个历史典故。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到底什么才是“八拜之交”,其中究竟包含哪八种交情。管鲍之交01“管鲍之交”来源于管仲、鲍叔牙之间的友谊。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两个是好朋友。管仲特别穷,鲍叔牙非常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互相信任。他们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管仲曾经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后来人们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好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管鲍之交知音之交02“知音之交”源于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谊。俞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是,他的琴艺只有钟子期才能听懂,高山流水遇知音。不幸的是钟子期英年早逝,俞伯牙知道后,在钟子期的坟墓前演奏了最后一支曲子,然后把心爱的琴给摔碎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知音之交比喻非常了解、互相赏识的知音朋
2023-12-13 15:01:09读梁晓声品人间烟火温情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80年代,他首开知青文学的先河,其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相继被拍成影视剧,轰动一时。他的这类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浓郁。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多取材于城镇、农村、学校、家庭等领域的生活,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2019年8月,梁晓声凭借长篇小说《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长篇小说《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梁晓声曾表示:“我觉得青年们应该去真正了解我们自己的国家,不仅仅是遥远的曾经和当下的繁荣强大。今天的中国,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这很重要。”01《雪城》—— 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与百姓生活史▲ 电视剧《雪城》(1988)剧照作品所充溢的对一代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作品沉重而不恣肆、弥满而不狂放的情感力量,直面人生的态度,使作品具有恢宏的品格。当然,知青运动的历史,决定了这样的作品不可能写得壮丽辉煌,相反,作为那个时代的尾声,作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社会现象
2023-12-13 14:59:32泰 和 红 色 经 典 咏 流 传泰和党组织创始人——康纯泰和县图书馆红色,是一种激情,一种信仰,一种力量。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奋斗的底色。让我们共同诵读红色经典,让红色经典咏流传。为迎接祖国华诞,泰和县图书馆特推出《泰和红色经典咏流传》系列视频。今天推出的是《泰和红色记忆人物——泰和党组织创始人·康纯》,撰稿、朗诵:西南大学蔡滢。“要救国,就要革命,走苏俄的道路。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团结起来,广泛开展革命运动,才能达到帝国主义,消灭北洋军阀,推翻封建统治,我们穷人才能当家作主,才有民主、自由和幸福。”1926年,三十多岁的康纯在河岸边,对着船工们如是说道,在泰和城东、城西的农田间,激荡起红色革命的热潮。康纯,泰和县澄江镇鲁溪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依照组织安排回到泰和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回县后,他深入农村各处,了解人民艰苦,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不断提高工农群众的思想觉悟。在宣传革命思想的同时,康纯与翁德阶等人建立了中共泰
2023-12-09 14:49:22泰和红色记忆 泰和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著名的原中央苏区县。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泰和的革命先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信念坚如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缔造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一首首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泰和壮歌,镌刻出一部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泰和篇章。革命人物篇浙大西迁泰和的求学院士——程开甲程开甲 (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生于江苏吴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曾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究,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荣获 2013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程开甲,祖籍徽州,1918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祖父程敬斋,父亲程侍彤,母亲董云峰。祖辈
2023-12-09 14:47:56华夏瑰宝茶文化之悠悠茶韵上古神农氏架锅煮水,微风轻吹树上的叶子,碰巧落入锅内,原本平淡无味的水有了独特的味道。从此人间出现了茶。历代的华夏儿女在茶的浸润下,进入一个美妙世界,茶以自身的清静淡雅,涵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茶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品格,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本期『贝贝国学 文化课堂』携手读者翻阅历史,探寻茶的传承始末,体味茶文化的真谛!茶乃是国之佳饮,其性也纯,其质也朴。茶有三宝,“真、静、怡”所谓“真”,是返璞归真,所谓“静”,是平静淡雅,所谓“怡”,是愉悦身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茶叶的世界,品读关于茶的有趣传说。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观看茶叶的传说~“茶”的发展历程☆发源于神农关于茶叶的起源,传说神农氏吃了一种草药后不幸中毒,用釜锅煮水恰巧茶树叶飘进锅中,饮用后顿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细心查找之后发现锅的正上方有一颗植物,研究之后又发现了它更多的作用,最后将它取名为“茶”。这则关于茶的传说可信度有多大尚不可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药
2023-12-09 14:45:53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国地大物广,地形种类繁多、山脉纵横。在一个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基础下,经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就形成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主干大河滚滚东流,拥有广袤的疆土、广阔的平原,在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滋润下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千年来以“农业立国”为准则的独有的中华文明。然而在中国经常听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相关的话语。那是因为中国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又分化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56个民族的中国文化,地域性的文化差别是非常大的。按照地理,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淮河是中国结冰的河流中最靠南的一条大河)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壹地域差异壹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严寒,大风大雪,但平原广阔,拥有丰厚肥沃的黑土,农耕业发展,形成当地特有的“黑土文化”(一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二是中原文化、汉文化,三是异国/侨民文化。)因地处各国分界线处。大漠莽林,构成了东北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贰东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较低、平原广布、水源丰富、濒临大海
2023-12-09 14:44:21